智能一体化调节阀的发展与工业自动化进程紧密相关,大致可分为早期阶段、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具体如下:
早期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 - 8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电动阀门在工业领域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于基本的流体控制,依靠简单的电机驱动和机械传动来实现阀门的开闭操作,控制方式较为单一,精度和可靠性有限。此时智能化理念虽已提出,但受技术限制,智能型产品处于萌芽或研发阶段。
起步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 - 90 年代):80 年代,智能型电动阀门执行机构行业开始起步,最初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等对阀门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当时,机械式执行机构仍占主导地位,智能型产品在技术和成本方面面临挑战,处于逐步探索和发展阶段。90 年代,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普及,智能型电动阀门执行机构开始逐步进入市场,并在一些高端领域得到应用。
快速发展阶段(21 世纪初 - 至今):21 世纪以来,国内经济快速崛起,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对智能阀门执行机构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阀门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推动其在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德特森智能一体化调节阀在新能源、环保、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技术进一步融入智能一体化调节阀,使其具备提前预测部件磨损、自主流量调节等功能。同时,行业标准也不断完善,如 2024 年发布的《物联网智能调节阀技术条件》,推动了阀门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