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科技领域又爆出重磅消息——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直指其对华销售的H20算力芯片存在“漏洞后门安全风险”。这一动作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预兆。从美国议员呼吁“出口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到美国专家坦言英伟达已掌握“远程关闭”技术,再到中美经贸会谈后的种种反常举动,特朗普政府的真实意图,已经藏不住了。
1.约谈背后:H20芯片的安全风险有多严重?
国家网信办此次约谈英伟达,并非空穴来风。美国议员此前公开要求美出口先进芯片必须配备“追踪定位”功能,而美国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更透露,英伟达的算力芯片早已具备“追踪定位”和“远程关闭”技术。这两点,直接触动了中国的安全神经。
黄仁勋(资料图)
如果H20芯片真的被植入后门,后果有多严重?
•用户隐私泄露:芯片可实时监控用户数据,甚至远程操控设备。
•AI基础设施风险:H20芯片主要用于构建AI大模型,若被远程控制,中国AI产业可能面临数据窃取、模型篡改甚至系统瘫痪的风险。
国家网信办此次约谈,就是要英伟达自证清白——如果无法证明H20芯片不存在安全风险,它将无法继续在华销售。
2.美国的“阳谋”:用H20芯片“锁死”中国AI发展?
美国政府的算盘打得精明。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曾以“国家安全”为由,撤销英伟达H20芯片的对华出口许可。但短短几个月后,又突然恢复供应。这一反复,绝非偶然。
H20芯片(资料图)
美国的真实目的,主要有两个:
1.延缓中国自研芯片进程:用低性能的H20芯片填补市场空缺,让中国AI产业依赖美国技术,从而拖慢国产高算力芯片的研发速度。
2.确保美国企业垄断中国市场:美国财政部长坦言,中国已研发出与H20性能相当的芯片,但美国仍允许英伟达供货,就是为了避免本土芯片企业被挤出中国市场。
这招“既要打压中国,又要保住自己”的策略,堪称“赢两次”的阳谋。
3.中国的反击:法律反制+产业扶持,双管齐下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法律+产业”双重反制策略。
(1)法律反制:要求英伟达自证清白
国家网信办依据《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英伟达对H20芯片的安全风险进行说明。如果英伟达无法证明芯片不存在后门,它将面临禁售风险。
这一招,直接扭转了过去的被动局面——过去是美国用“安全审查”打压中国企业,现在是中国用同样的规则反制美国企业。
特朗普(资料图)
(2)产业扶持:压缩H20市场份额,加速国产替代
在安全审查期间,H20芯片的销售必然受到影响。中国趁机大力扶持本土芯片产业,推动国内企业采购国产芯片,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这样一来,国产芯片的市场份额会逐步扩大,技术迭代也会加快,最终实现真正的“去美化”。
4.博弈的本质: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
从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到反制美国技术霸权,再到推动国产芯片崛起,中国的每一步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特朗普政府或许以为,通过“芯片禁令+恢复供货”的组合拳,就能让中国在AI领域永远依赖美国技术。但现实是,中国早已看透美国的套路,并且做好了长期博弈的准备。
未来,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只会更激烈。但只要中国坚持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主动权。
特朗普政府的“狼子野心”已经藏不住了,但中国的反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