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研究案例里,客户控制端选用了三菱品牌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并基于CC-Link协议实施数据交换。不过,变频器端采用的是ModbusRTU协议。因CC-Link协议和ModbusRTU协议存在兼容性方面的问题,使得二者无法实现直接通讯。为此,本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CC-Link至ModbusRTU协议转换网关,来实现两种协议间的数据通讯转换。
ModbusRTU转CCLink网关配置方法:
首先,开启并登陆网关配置软件,进入软件主界面之后,审慎浏览并选取恰当的协议类型,保证所选取的协议类型
在Modbus通信协议体系中,主站负责发起通信并控制从站,从站则对主站的请求作出响应。在配置Modbus网关时,需全面考虑其与已设置为ModbusRTU从站的伺服系统的通信需求。因此,为实现与伺服系统的数据交换以及有效传递控制命令,网关应被配置为ModbusRTU主站。该配置确保了网关能够主动向伺服系统发出指令,并接收其反馈数据,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高效通信。将网关设定为ModbusRTU主站,能够保障整个通信流程的协调性与一致性,使得网关能够对包括伺服系统在内的多个从站工业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扮演核心角色。
在开展ModbusRTU转CCLink的转换操作时,适宜选用Modbus主站类型。
通过双击操作启动Modbus主站程序,进而对网关的RS-485通信参数予以设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cclink占用内存站和扩展周期要提前与网关工程师沟通清楚。以免网关到现场后与PLC设置不一致。
在系统中添加ModbusRTU从站设备,该设备作为整个系统数据交互与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按照特定的通信协议实现与主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添加完成后,需要精准设置好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项参数,具体包括功能码,它规定了主站与从站之间数据交互的操作类型,如读取数据、写入数据等;寄存器地址,此为数据存储的具体位置标识,通过明确的地址可以准确访问到所需的数据;以及寄存器数量,它明确了参与数据交互的寄存器范围,确保数据能够完整、准确地进行传输和处理。
继而,进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操作界面以进行参数配置。在PLC界面中精确配置CCLink的各项参数,包括站号、通信协议、输入输出点数等,配置过程应严格依据设备实际需求及系统设计规范进行,任何参数的偏差均可能导致通信故障。一旦CCLink的所有参数在PLC界面得到准确配置,系统便具备了通信的基础条件。
在此阶段,ModbusRTU转CCLink可实现稳定且高效的通信,以确保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
综上所述,ModbusRTU转CCLink网关作为协议通信的关键纽带,能够快速搭建不同协议间的通信网络,并为各设备提供稳定、高效且持续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