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市蓝天科技中等职业学校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正按照学生编写的程序精准地完成物料分拣作业,蓝色的机械臂在空中划出优雅的弧线。"德技双蓝,智启新天"的办学理念,在这所充满科技感的校园里正转化为一个个生动的教育场景,描绘着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创新图景。
长沙市蓝天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是经湖南省教育厅备案、长沙市教育局批准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坐落于天心区南托路 23 号,毗邻湘江新区 “蓝月谷” 产业集群,校园占地 248 亩,按花园式大专院校标准建设,建筑面积 4.8 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达 3000 万元,总资产 5 亿元,可容纳 6000 余名师生学习实训。
"德技双蓝"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坐标。清晨的校园里,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正在调试智慧农业监测系统,他们严谨的操作流程与设备上闪烁的蓝色指示灯相映成趣。学校创新性地将"工匠蓝"与"科技蓝"双色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一方面通过"蓝领大讲堂"传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另一方面依托"蓝创空间"培养创新思维。
在最近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学校参赛团队不仅凭借智能家居系统设计获得一等奖,更以规范的职业操守获得"最佳职业风尚奖",这正是"德技双蓝"育人理念的完美诠释。校长常说:"我们要培养的是手握智能工具的新时代蓝领,他们既要有传统工匠的踏实,更要有数字时代的前瞻。"
文明风采获奖情况一览表
啦啦操比赛团体三等奖
男子团体跳绳二等奖
"智启新天"搭建了面向未来的成长阶梯。走进学校的工业互联网实训室,学生团队正在教师指导下搭建数字孪生系统,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展现着虚实融合的奇妙世界。学校构建了"基础技能-核心技术-创新应用"三级递进式课程体系,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共建"未来工程师"培养计划。2023届毕业生小李的成长轨迹令人振奋:从入学时的编程"小白",到开发出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获得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再到被知名智能制造企业高薪聘用,他感慨道:"学校提供的科创平台,让我看到了职业教育的无限可能。"
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催生教育新生态。在学校的"教学工厂"里,学生正在完成企业真实订单的生产任务;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师生共同研发的视觉检测系统已应用于本地企业的生产线;与华为共建的ICT学院里,行业认证课程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这种"教室即工位、作业即产品、教师即师傅"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在近期举行的"校企协同创新成果展"上,学校展示的智能巡检机器人等12项师生共创成果,已有5项实现技术转化,创造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长沙市蓝天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以"德技双蓝,智启新天"为办学指引,正在书写科技类职业教育的新篇章。从这里走出的学子们,有的成为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自主创业,有的通过职教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他们的成长故事,印证着职业教育同样能够成就精彩人生。当看到学生们熟练地调试智能设备时专注的神情,听到他们讨论技术方案时专业的表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所学校的教育实践,不仅传授着立足当下的职业技能,更孕育着开创未来的无限可能。就像校园广场上那座象征科技与梦想的蓝色雕塑,长沙市蓝天科技中等职业学校的育人探索,正引领着学子们向着智能制造的新天地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