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江勇 实习生 徐鑫
固体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如何对其实现资源化利用?科技如何为生态建材的制备及应用赋能?8月2日,中国硅酸盐学会“科创中国”固废资源化与生态建材制备及应用科技服务团(以下简称“‘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项目启动会在郑州举办。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品牌,旨在通过汇聚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作为我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科技社团,积极响应“科创中国”战略部署,此次组建的固废资源化与生态建材制备及应用科技服务团,各项工作主要由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承担,科技服务团汇聚了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不同特长的专家,在赤泥胶凝材料、硅铝质固废利用等领域的多项技术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落地。
启动会上,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高瑞平表示,“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的组建,是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破解“内卷式”竞争的重要尝试。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年产固废过百亿吨,资源化潜力广阔且高质量发展要求迫切。本项目汇聚专家资源,将通过设立服务站“蹲点”服务、组织专家一线解难、制定技术指南、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确保工作成效,重点服务郑州、焦作、盐城等地。高瑞平希望,通过项目的实施,助推固废资源化与生态建材产业突破“价格战”内卷,形成创新良性循环,建立“学会-高校-园区-企业”深度协同创新联合体,并更好发挥青年人才作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科技力量。
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尹洪斌在致辞中表示,固废资源化或者固废建材化,一头连着减污降碳,一头连着产业发展。河南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工业大省,固体废物产出量多,生态建材需求量大,这对强化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国硅酸盐学会按照中国科协部署,围绕“固废资源化与生态建材制备及应用”主题,成立由20位顶尖专家组成的科技服务团,深入我省产业一线,摸实情、送技术、解难题、促发展,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与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一种“有机结合”。河南省科协包括地市科协将为服务团在豫开展活动提供全力支持、做好服务保障,共同为我省、我国固废资源化和生态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刘波教授和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王栋民教授分别任服务团团长和首席科学家,高瑞平为其颁发聘书。
产业研讨部分,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王栋民作了题为《硅铝质固废胶凝材料的绿色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报告;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建平教授作了题为《低钙固碳胶凝材料研究进展》的报告;上海百奥恒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危鹏作了题为《固废资源化及高值化利用的途径及产业发展》的报告。
当天上午还召开了“固废资源化与生态建材产业需求对接会议”,促进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在河南省科协学会学术部主持下,相关企业负责人现场提出疑问,服务团成员现场回复,为其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