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演进,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会议详情)
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一大标志。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启动。大会聚焦保姆『机器人』️这一新兴产业,集中展示前沿科技创新成果与多元化应用场景,探讨如何让科技更好改变未来生活。保姆『机器人』️都有哪些应用领域?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保姆『机器人』️的
现实需求
活动现场发布了《保姆『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介绍,保姆『机器人』️是一种具备自主性与具身性的智能系统,代替人类保姆执行护理辅助、健康监测、日常服务及社交陪伴等任务。当前,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保姆『机器人』️的需求主要集中于智慧康养、智能家居、家庭教育、生活服务等场景。
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根据预测,到2035年左右,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这一人口结构变化,激发了保姆『机器人』️在未来家庭照顾中的现实需求与长期价值。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所助理研究员贾天润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居家照护和生活辅助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将为保姆『机器人』️提供稳定的应用场景。
据介绍,未来随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融合,企业的竞逐赛道也会被细分,涌现出一批批“能工巧匠”,保姆『机器人』️的成本也将以每年15%~20%的幅度降低。预计5年内,普通家庭花5万元左右就能购买一台基本功能的保姆『机器人』️,使用5年仅为住家保姆成本的七分之一。
保姆『机器人』️的
应用领域
“保姆『机器人』️大会”聚焦四大垂类赛道:智慧康养,用科技守护银发时光;智能家居,让『机器人』️管家为您分忧家务;家庭教育,为成长保驾护航;社区管家,打造24小时智慧管家。
从教育陪伴到健康守护,从清洁巡航到人机协作,『机器人』️的快速发展释放中国智造的硬核力量。
发布现场,四位“AI生活管家”登台亮相。“光子”化身算法大厨,精准制作三明治;“爱宝”具备全域感知与多自由度协同,灵活操控;“墨子”高效收纳、精准叠衣;“旺达”可以通过柔性触觉清扫桌面。
科大讯飞“阿尔法蛋”能讲故事、教英语,智能识别绘本;河北工大双臂『机器人』️可抱起90公斤老人,协助起背翻身;“呼噜光光”自动巡航清洁社区;“洋洋”实现跌倒秒级呼救;“肯綮”助力『机器人』️降低护工劳动强度……
其中,智能家居赛道正在从“单品智能”向“场景生态”跨越式发展。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每个技术文明都会催生其标志性物种,在老龄化与『数字化』叠加的今天,能同时解决家务、照护、情感需求的保姆『机器人』️,注定成为比汽车更普及的家庭基础设施。
海尔在智能家居领域有诸多实践,周云杰谈到关于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三点思考:
首先,家庭服务『机器人』️要全方位全域全生态布局,云端要有大模型、家中有智能体、地面有AI终端——
在云端,大模型让机器更有智慧。现在海尔已经沉淀了智家大脑大模型,可以为家庭『机器人』️提供智力支持。
在家庭中,智能体让家庭更有“温度”。它是场景协同的“神经中枢”,不仅能控制所有家电,将来也可以控制家庭服务『机器人』️。
在地面,AI终端让服务更有专业度,不同的细分场景能够发展出不同垂域的专业『机器人』️,每个家庭都可能拥有N个『机器人』️。
其次,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要分步推进,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机械阶段,大约是1~2年内,能够完成物理位移,解决收纳、清洁等结构化任务。
工具交互阶段,大约需要3~5年,『机器人』️学会使用人类工具,可以洗碗、洗衣、叠衣。
肢体智能阶段,可能需要好多年,因为它的最终突破在于触觉伦理,能够安全完成拥抱、搀扶等物理交互的『机器人』️,未来将获得“家庭公民”身份。
最后,发展家庭服务『机器人』️要抓住三个关键词——
场景,就是构建智慧家庭丰富的场景,因为真实场景的数据流才是训练AI的“蛋白质”。
生态,推动生态无界共创。没有企业能够垄断保姆『机器人』️市场,就像没有公司能独占『互联网』一样,所以需要建立产业生态。
进化,它没有暂停键。人类教会『机器人』️何为家,『机器人』️则重塑了人类的生活。
保姆『机器人』️
未来发展趋势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朱松纯表示,放眼未来,人类社会正在跨入智能时代,大量智能体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机器人』️要真正服务人类,还需要攻克两大关键技术难题:物理智能和社交智能。物理智能是『机器人』️完成端茶倒水、握手拥抱等物理交互的核心技术支撑,而社交智能则让『机器人』️能够准确理解人类的需求和意图,真正做到善解人意、眼里有活。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介绍,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保姆『机器人』️的发展也将迈入新阶段,进化出多源感知、自主决策、人机协同、自进化等显著特点。
多源感知,是指保姆『机器人』️能够全面理解复杂环境;
自主决策,是指保姆『机器人』️从简单听从人类指令到自己学会思考、做决定;
人机协同,是指保姆『机器人』️的动作更稳,和人类的配合更好、更默契;
自进化,是指保姆『机器人』️在和人类的磨合中越来越“懂得”人类习惯,并不断调整自身行为。
张立表示,保姆『机器人』️市场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保姆”服务全球,国产保姆『机器人』️出口海外,在欧美日等高端市场斩获佳绩;
应用场景拓展融合,全能“保姆”全域联通,1个保姆『机器人』️能够联通家庭、机构、社区等N个场景;
企业竞逐细分赛道,『明星』️“保姆”加速涌现,在具体任务上,会出现若干“能工巧匠”。
包括保姆『机器人』️在内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近年来,中国人形『机器人』️产品不断取得创新突破,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从舞台“动起来”向工厂“用起来”,即将从实验室迈入规模化量产和商业化应用的井喷期。
『机器人』️是新兴产业,更是支撑『数字化』升级的关键产业,不断提“智”、向新,才能加速向未来。
未来,或许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