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保姆机器人正从科幻概念加速走向现实。行业预测显示,未来5年内,普通家庭只需花费约5万元即可购入一台具备基础功能的保姆机器人,这一价格的大幅下降将使其真正走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庭服务的"新成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指出,保姆机器人是一种集自主性与具身性于一体的智能系统,能够承担护理辅助、健康监测、日常家务及社交陪伴等多种任务。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这一新兴市场展现出巨大潜力。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居家照护需求呈现刚性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也推动了保姆机器人的发展。目前,这类机器人已开始应用于智慧康养、智能家居、家庭教育等多个领域。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机械阶段(1-2年内),机器人将实现基础物理位移,可完成收纳、清洁等结构化任务;其次是工具交互阶段(3-5年),机器人将学会使用人类工具,具备洗碗、洗衣、叠衣等更复杂的功能;最终是肢体智能阶段,届时机器人将能够安全完成拥抱、搀扶等精细动作,真正融入家庭生活,甚至可能获得"家庭公民"的身份。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保姆机器人的价格将持续下降,功能将更加完善。未来,它不仅能缓解养老护理压力,还将重新定义家庭生活方式,成为智能时代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