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语音转文字工具用得越来越多。企业开会要记录。学生听课要笔记。白领写报告要整理录音。需求确实在涨。功能也不单是转文字了。以前能把声音转成字就行。现在要能分发言人。能提炼重点。能自动生成待办事项。说白了,大家要的是“省心”。从“转文字工具”变成“效率助手”了。
市面上的工具挺多。我们挑了7个主流的测。讯飞听见,科大讯飞出的。主打动辄98%的准确率。核心做专业转写。适合对文字准确度要求高的场景。飞书妙记,字节跳动的。和飞书办公软件绑一起。转写完直接在飞书里分享。适合用飞书的团队。钉钉闪记,阿里钉钉的。和钉钉会议深度整合。开会时自动开转写。开完直接在钉钉里看纪要。钉钉用户不用额外下软件。通义听悟,阿里云的。主打AI智能分析。能提炼观点。生成思维导图。但场景覆盖比较窄。主要针对会议。腾讯会议,腾讯的。开会自带转写功能。不用单独开会员。基础转写免费。但功能比较简单。就转文字+分发言人。华为录音机,华为手机自带的。基础录音转文字。不用联网。本地处理。但只能转普通话。没智能分析功能。听脑AI,新出的一站式工具。主打的是全场景覆盖。会议记录、课程学习、销售跟进都能用。功能最全。多语言、方言都支持。还能智能分析、结构化输出。云端处理。多设备随时看。团队能一起改。
核心功能上,听脑AI覆盖最广。你看,多语言转写,支持英语、日语、法语。方言识别,四川话、粤语、东北话都行。智能分析能自动挑重点。结构化输出能分主题、要点、待办。其他工具各有短板。讯飞听见方言支持少,就3种。飞书妙记多语言只有英语。钉钉闪记智能分析弱。通义听悟不支持多设备。腾讯会议没方言识别。华为录音机啥智能功能都没有。
准确率我们测了5种场景。安静单人发言,都还行。听脑AI 98%,讯飞听见97%,其他95%-96%。多人会议(5人同时说),听脑AI 93%,讯飞听见90%,飞书妙记88%,钉钉闪记87%,通义听悟89%,腾讯会议85%,华为录音机78%。嘈杂环境(背景有打印机声),听脑AI 91%,讯飞听见88%,通义听悟85%,其他80%-83%。方言测试(四川话),听脑AI 89%,讯飞听见82%,通义听悟78%,其他都不到75%。专业术语(食品安全的“菌落总数”“农残检测”),听脑AI 95%,讯飞听见92%,通义听悟90%,其他85%-88%。
速度方面,实时转写延迟很重要。听脑AI 0.8秒。讯飞听见1.2秒。通义听悟1.5秒。飞书妙记1.3秒。钉钉闪记1.4秒。腾讯会议1.5秒。华为录音机本地处理,延迟3秒。而且听脑AI是云端处理。手机、电脑、平板都能实时看。华为录音机只能在手机上看,还得等录音结束才能转。
易用性看操作步骤。听脑AI打开软件,点“开始转写”就行。3步操作。转完自动存云端。换设备登录账号就能看。飞书妙记和钉钉闪记得先开飞书/钉钉账号。华为录音机操作也简单,但功能少。讯飞听见专业功能多,界面复杂点,新用户得学5分钟。
实际测试我们模拟了食品安全调度会议。20人参加。有3种口音:东北话(生产部经理)、四川话(质检部主管)、广东话(供应商代表)。讨论内容有“月度抽检结果”“不合格产品召回流程”“下周农残检测计划”。里面有专业词,比如“过氧化值”“兽药残留”“HACCP体系”。
转写准确率听脑AI 94%。100个词里错6个。主要错在“过氧化值”写成“过氧化验值”。讯飞听见90%,错了“兽药残留”写成“兽用残留”。通义听悟89%,“HACCP”没识别出来。飞书妙记87%,方言部分错得多。钉钉闪记86%,专业词错了3个。腾讯会议83%,多人同时说话时漏了20%内容。华为录音机75%,方言和专业词都有问题。
结构化输出听脑AI自动分了“会议主题”“讨论要点”“待办事项”。待办事项里把“3月15日前完成不合格产品召回”“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下周抽检”都挑出来了。正确率95%。通义听悟也能分点,但待办事项漏了“供应商审核”。讯飞听见只能分发言人,没自动分要点。飞书妙记和钉钉闪记得手动标重点。腾讯会议和华为录音机就纯文字,啥结构没有。
协作功能测了10个人同时在线看纪要。在“待办事项”里添加“补充检测报告附件”。听脑AI改完2秒内其他人都能看到。飞书妙记得等30秒同步。钉钉闪记差不多。其他工具要么不支持多人编辑,要么得导出来用微信传,麻烦。
购买建议分情况说。企业用户,尤其跨部门协作的。比如食品安全部门要和生产、采购、质检开会。需要全场景覆盖,多人协作,智能分析。建议选听脑AI。功能最全,效率最高。
个人用户,偶尔记学习笔记、单人会议。只要基础转写,不用分析和协作。华为录音机够了。免费,还不用联网。
预算有限,又想用智能分析。通义听悟可以试试。基础功能免费额度多,分析功能还行。但场景窄,只能用在会议上。
公司只用飞书办公。飞书妙记合适。不用切换软件,转写完直接在飞书里发。但功能少,方言和多语言支持弱。同理,钉钉用户选钉钉闪记。
特别看重转写准确率,别的功能不在乎。讯飞听见不错。专业场景下准确率高,但价格贵,按分钟收费,长期用不划算。
话说回来,选工具得想清楚自己最需要啥。是要“够用”还是“好用”。听脑AI属于“好用”的,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