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谭西涵
人工智能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时代,如何在这个时代浪潮中实现创新突围?近日,在杭州市上城区委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该区擘画了清晰蓝图:因地制宜发展城市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中央商务区(CBD)向中央创新区(CID)迈进,拼抢出一个更具创新特质、发展活力、强劲动能的“最杭州、新上城”。
何为中央创新区?这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城市核心功能区,具有高技术性创新平台、高效丰富科技生态、高成长性未来产业、高包容度创新文化等特征,是展现综合竞争力与未来发展潜力的标志性区域。
从2025年上城区第一次党代会“都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的开局起步,到2023年区委一届四次全会“CBD+科创”的破题深入,再到此次全会提出向“中央创新区”全面迈进,目标并不是简单的概念更迭,而是上城抢抓时代动能、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创新上城建设的发展历程。已站在关键节点的上城清楚认识到: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因此要加快以人工智能提速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攀高向新。
而上城在人工智能赛道的布局早已落子成势。今年初以来,该区持续深化未来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元宇宙、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成功入选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启用;同时,群核科技、凌迪科技、炽橙科技、智谱AI等一批新锐创新企业的崛起,也让技术突破有了“主力军”。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新增未来产业企业超150家、产业规模突破80亿元。
上城要建设中央创新区,核心在于把握人工智能这一关键变量,构建“1+5”推进格局:即以具身智能先导区为重点,全面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数智时尚消费第一区、大宗商品投资贸易服务创新中心核心区、人文经济创新引领区、都市工业服务型制造样板区。
而这一布局的支撑,则在于做深做透“两篇大文章”:一方面,要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另一方面是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前者是增强中央创新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压舱石”,后者是打通转化的“船与桥”。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央创新区建设的蓝图中,具身智能先导区的打造被赋予重要地位。接下来,上城将围绕人工智能主方向,重点发展具身智能产业,加快“研发+制造+服务+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构建“软硬一体化”的具身智能发展格局,强化以具身智能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链项目招引,加快构建“一带一圈一集群”空间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身智能先导区标志性成果。
在中央创新区目标引领下,上城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以重点任务、平台载体、务实举措和改革机制为抓手,走稳走实每一步,形成支持全面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上城方案”,激发全区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实干精神,书写出城市创新发展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