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语言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科学的探索,语言被认为是构成文明的基石。然而,语言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起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至今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
早在几千年前,古埃及的卜萨梅蒂库斯法老便出于对语言起源的浓厚兴趣,开始进行一项极为大胆且富有创造性的实验。他命令将几名婴儿隔离在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不教他们任何语言,也不给他们任何语言环境。法老的目的,是想探讨这些婴儿是否能在没有外界语言干扰的情况下,自主地创造一种新的语言。这个实验的结果究竟如何?它又对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语言的起源问题,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中最具挑战性的谜题之一。在西方古希腊,许多哲学家认为,语言是神灵赋予人类的一种神圣能力,是人类与天界沟通的桥梁。然而,随着科学思维的兴起,这种神话式的解释逐渐被学者们所质疑。进入近现代后,语言学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语言的起源逐渐从神秘的领域转向了科学的探讨。
20世纪,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和他的学生沃尔夫提出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思维的载体,它甚至可能决定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萨丕尔认为,不同语言的使用者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会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个假说不仅改变了学术界对语言的看法,也激发了对语言、思维与文化之间深刻关系的进一步探索。
语言从不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它成为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桥梁。我们如何创造语言,如何建构语言,也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正是这种思维的转变,使得许多语言学家开始探讨语言的源头,思考它是如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然而,尽管现代语言学取得了诸多进展,关于语言起源的确切答案依然无定论,这也成为了无数历史实验的动力源泉。卜萨梅蒂库斯法老的实验,便是基于这种思考所展开的。作为公元前6世纪古埃及的统治者,卜萨梅蒂库斯不仅关心国家的扩张与稳定,更热衷于哲学与自然奥秘的探索。
卜萨梅蒂库斯法老的实验,带有一种探索未知的天真色彩。他在一次宴会中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是否能通过实验发现“最古老的语言”?他推测,如果让几个婴儿在完全没有语言输入的环境中成长,他们是否会自然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并且这种语言是否能揭示出“最古老的语言”是什么样的?他甚至认为,如果能从中找到线索,便可以证明古埃及语作为语言的发源地,拥有一种最古老的语言形式。
带着这个假设,卜萨梅蒂库斯开始了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实验。他命令自己的侍从从全国范围内挑选出几名健康的婴儿,并将他们隔离在一个远离外界的地方,确保他们无法接触到任何语言环境。婴儿们被交给精心挑选的看护人抚养,但这些看护人不能与婴儿进行任何语言交流,甚至不得让婴儿接触其他孩子。
卜萨梅蒂库斯法老的目标,是希望这些婴儿在完全孤立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天赋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他坚信语言是天赋的,甚至可以在完全没有外界语言输入的环境中,自然地产生。然而,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这项实验的科学性和伦理性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语言学习并非完全依赖天赋,而是依赖与外界的互动,尤其是与照顾者的语言交流。没有语言的输入,婴儿的认知和社会化进程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实验开始后的第一年,这些婴儿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法老感到非常困惑。正常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会开始发出一些声音,逐渐模仿周围人的发音与语言进行交流。但这些被隔离的婴儿,除了偶尔的哭泣和无意识的呓语外,没有任何语言上的进展。
法老开始怀疑自己的设想是否过于理想化,是否语言并非天生具备的,而是需要外界刺激才能激发。然而,第二年,事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些婴儿终于发出了一个词汇——“bekes”。这个词并不像任何已知语言中的词语,也没有明确的意义,但它的出现让法老异常兴奋。
法老认为,这个词汇是婴儿们自主创造出来的,是未经外界干扰的天赋表达。在后来的查证中,他的顾问们发现,这个词与腓尼基语中“面包”一词相符,这进一步加深了法老对腓尼基语作为最古老语言的信念。然而,法老忽视了一个关键事实:婴儿的语言能力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依赖于对外界环境的学习与模仿。
尽管卜萨梅蒂库斯法老对实验结果感到满足,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这项实验未能产生任何新的语言,也未能解开语言起源的谜团。这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语言并非天生的,它是通过互动和社会化学习逐步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外部语言的输入至关重要,孤立环境反而会阻碍语言能力的正常发展。
卜萨梅蒂库斯法老的实验并未成功,但它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学者和实验者。在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后期,一些具有好奇心的统治者也开始模仿法老的做法,进行类似的语言实验。例如,12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也试图通过隔离婴儿,观察他们是否能自然创造出语言。但这些实验同样没有得出任何新的结论。
今天,我们对语言起源的理解更加深入。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语言的诞生和发展,依赖于一个充满互动和信息交流的社会环境。而婴儿期的关键期理论也进一步证明了语言学习的社会性与互动性。这些历史实验虽然未能揭开语言的奥秘,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语言学习的社会化过程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