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中供暖技术尚未普及的年代,老式螺旋翅片暖气片凭借椭圆加热管的独特设计,成为工厂车间、老式住宅的供暖主力,其结构与性能承载着一代人的温暖记忆。
这类加热管以椭圆截面的金属管为核心,管体外部缠绕螺旋状金属翅片,形成 “管 - 翅” 结合的散热单元。椭圆管设计相比传统圆管,在相同安装空间内可增加 30% 的散热周长,同时降低管内流体阻力,让热水或蒸汽更顺畅地流通。螺旋翅片通过焊接或缠绕工艺固定在管外,虽不及现代高频焊工艺的结合强度,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已能有效扩大散热面积,提升热交换效率。
工作时,椭圆管内的高温介质通过管壁将热量传导至螺旋翅片,翅片以辐射和自然对流的方式向空间释放热量。由于翅片间距较大且表面易积灰,实际热效率会随使用时间下降,需定期人工清理。其材质多为普通碳素钢,长期使用后内壁易结垢、外壁易锈蚀,通常每 3-5 年需进行除锈刷漆维护。
尽管存在体型笨重、能耗较高等局限,但椭圆加热管的抗压性能尤为突出,能适应早期供暖系统不稳定的压力波动,在水质较差的区域也能维持基本供暖功能。随着节能标准的提升,这类产品逐渐被高效暖气片替代,但在一些老旧建筑中仍可见其身影,成为工业遗产与生活史的鲜活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