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升起、钟表的滴答声、四季的变换,这些日常的自然现象,虽然看似简单,却构成了我们对“时间”最根本的感知。无形中,它们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对生活的认知与安排。可如果有一天,这些所有的时间标记被剥离,你还能够准确地意识到时间在流逝吗?
这一想法曾引发了1980年代末,美国NASA的科学家们发起了一场极为独特的实验。实验的核心问题是:如果人类无法通过外界的任何标志来感知时间,是否还能依然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为了验证这个大胆的假设,他们选择了一名女性志愿者,要求她在一个没有时间感知的地下空间内生活整整210天。这场实验,注定成为人类与时间感知的奇异碰撞。
然而,实验并没有如预期那样顺利进行。斯蒂芬妮·福里尼,作为实验的主角,在完成约130天的封闭生活后,最终因精神接近崩溃而被迫终止实验。她从一开始的兴奋,到渐渐失去自我控制,时间究竟如何摧毁了她的精神?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当27岁的斯蒂芬妮走进那个地下30米的空间时,阳光与钟表的存在彻底被隔绝了。她告别了自然界的时间流动,步入了这片无光、无时的“死寂”。那是一间20平方米的地下小屋,里面配备了床、桌椅、小冰箱等日常生活用品,还有电脑、游戏机以及几本精选的书籍。尽管这里没有窗户,也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分,但温度、氧气都保持在最舒适的状态,模拟着外界最适宜的生活环境。
斯蒂芬妮进入这个环境时充满了期待,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她已经习惯了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对她来说,这个实验更像是一个放松的假期。她打算在这个空白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每天,她都试图记录下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每当完成一个任务,她便在纸上画上一个小记号,确保自己依然能控制住生活的节奏。在实验的最初阶段,她表现得非常稳定,饮食有规律,精神也显得非常充实,甚至她的睡眠周期也没有太大波动,给科学家们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稳定掩盖了内心的变化。她开始对自己的笔记本产生依赖,频繁地检查是否有遗漏。她时常感到焦虑,开始在进食前徘徊,思考是否应当进食,甚至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感到失落。在这片没有时间标识的空间里,斯蒂芬妮的内心渐渐陷入了无序的困境。
最初,她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各类活动,这样她觉得这个没有时间感的世界不再显得如此混乱,但她并没有意识到,时间本身就是她生活秩序的根基。随着外界时间感知的消失,她的身体节奏也开始混乱。曾经稳定的作息、饮食、娱乐等循环逐渐崩溃,她开始在不饿的时候进食,而在极度疲惫时却难以入眠。她的生物钟不再与她的生活同步,眼前的世界也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
实验的第十天,科学家们观察到,她逐渐变得不再活跃。面对电脑时,她常常陷入呆滞,身体开始显现出异样的疲惫感,甚至连她的微笑都逐渐消失了。监控镜头下,斯蒂芬妮的身体与精神似乎开始与世界渐行渐远。科学家们从摄像头中看到,她已经不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奏,她的生物钟正在瓦解。最初,她依靠笔记本来保持秩序,而现在,她把这个曾经是生活支柱的本子丢进了垃圾桶。
“写也没有意义,我到底是在为谁写呢?”她这样说。接着,她的生活开始充满了无意义的重复。她时常在床底躲藏数小时,说那里有“温暖的声音”。有时,她把桌子推到墙边,椅子堆成奇怪的样子,开始变得无所适从。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蒂芬妮的身体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她的体重骤降,脸色苍白,身体的轮廓变得愈发消瘦,生理节律也开始紊乱。她原本那几乎完美的月经周期在第四个月后突然中断。而更为严重的是,她的感官开始逐渐失去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她不再能判断温度,声音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她的反应。
当科学家们意识到斯蒂芬妮的精神状态已经接近崩溃时,他们决定中止实验。在她被带到地面时,阳光透过地下室的缝隙洒进了她的眼睛,她的眼睛一眯,整个人仿佛被突如其来的现实刺激到了一样。她的身体对光与声产生了强烈的反应,似乎无法适应外界的常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医生们发现,她的激素水平严重失衡,心率不正常,甚至体温也开始不稳定。而最让人震惊的是,当工作人员告诉她已经度过了130天时,她茫然地回答:“我以为才刚过两个月。”
在这段没有时间标记的日子里,斯蒂芬妮的身体与心理几乎被“时间”摧毁,她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逐渐在无序中迷失。这场实验让我们深刻地意识到,时间不仅仅是指针的转动,阳光的变化,它更是每个人内心的脉络,是我们生活和存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