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启动的关键节点,也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和两院院士增选的重要年份。
作为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国家科学技术奖与院士头衔关联紧密,手握“国奖”者往往在院士增选中更具竞争力。随着7月27日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名单的公示,那些距离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又进一步的项目第一完成人,谁能在斩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同时,荣获院士荣誉称号呢?
202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共有1304项通用项目获受理,这些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无疑也都是院士“储备军”中极具潜力与竞争力的佼佼者。据高绩(ID:gaojidata)统计,超160项第一完成单位为高校的受理项目,其第一完成人曾被评选为近五届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
在上述名单中,部分学者曾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斩获近五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如北京交通大学的高亮教授主持的项目曾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天津大学的巩金龙教授主持的项目曾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5年度被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受理的项目“高安全长寿命储能电池材料多尺度设计制备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由武汉理工大学刚满50岁的副校长麦立强教授主持。
图源:武汉理工大学
2004年,麦立强教授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曾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的首席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2019年,由麦立强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效纳米线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制备科学和输运调控机制”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麦立强教授此次获奖,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以来取得的第14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023年,麦立强教授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