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风"丹娜丝"袭击浙江东南沿海时,乐清市通过"智慧防汛大脑"AI监控系统实现了一次关键的成功避险。7月7日16时,蒲岐镇应急人员尚骥侠通过AI系统发现滩涂养殖户陈全金冒险走向海塘堤,随即联动人员赶赴现场。
经紧急劝导,陈全金在16时15分被带离危险区域。仅仅27分钟后,其养殖船在狂风巨浪中完全倾覆。这一由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的案例,凸显了智能监控在极端环境下守护生命的核心价值,而这种价值也在其他高危领域深度延伸。
当气候威胁从沿海滩涂蔓延至能源设施,陆航翼龙防爆巡检机器人成为高危场景的"智能守夜人"。该机器人凭借IIC T6顶级防爆认证和四轮独立转向技术,可替代人工执行恶劣气候和危险环境中的巡检任务——
风险实时捕捉:利用图像识别等功能智能监测跑冒滴漏,并及时预警
多维度监测:同步检测有毒气体、设备温度、仪表数据等关键信息信号
高频响应机制:高频率巡检,实现"发现-报警-闭环"分钟级响应
这种能力直击当前行业痛点:夏季台风季,气候环境本就多变且复杂,在化工厂、储罐区、天然气厂等易燃易爆环境,传统人工巡检更难保障安全。而机器人的95%隐患拦截率和30%人力替代效能,为政府与企业提供了本质安全解决方案。
正如应急管理部在通报中强调的"融合老把式与新科技",从温州滩涂到化工罐区,智能技术正在重塑防灾范式。当台风路径再次指向沿海,这类系统不仅延续着"27分钟阻断事故链"的避险逻辑,更将安全防线从人员生命扩展到国家能源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