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云报道防汛工作的精密部署与高效响应,是守护群众安全的关键。桥东区工业路办事处通过引入AI智能监测系统,结合人员值守、物资储备的全方位准备,构建起一张覆盖辖区的防汛安全网,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汛情筑牢了坚实防线。
在工业路办事处防汛临时指挥中心,AI终端监测系统正24小时运转,屏幕上实时更新着辖区内各监测点的雨情、水情。一旦超出安全阈值便自动触发预警,让工作人员得以突破人工巡查的局限,实现对汛情的精准捕捉与即时响应。
桥东区工业路街道办事处 政法委员 王日阳阳:
2024年以来,工业路街道在全省率先试点搭建AI智能服务管理平台,我们在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等隐患点位,新增了116个AI智能摄像头,集成了防火、防汛等22项AI功能,在汛期的时候通过AI智能摄像头,我们可以实现足不出户了解辖区的基本情况,极大的提升了我们的应急处突能力和工作效率。
办事处的基础保障同样扎实,多支经过专业培训的防汛应急队伍随时待命,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指令高效传达。防汛物资仓库里,救生衣、帐篷、应急灯等物资分门别类、储备充足,定期检修维护保证“拿之能用”。
桥东区工业路街道办事处综合行政执法队 队长 陈云鹏:
我们街道组建巡堤查险、转移避险、医疗救治、人员安置、食品保供等8个工作组,搭建扁平垂直的防汛叫应体系。确定96名骨干力量,对辖区内19处风险点位进行包联,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同时组织包联干部及辖区内群众开展7轮防汛应急演练,确保防汛干部成为防汛“明白人”,辖区群众成为汛期“知情人”。
当前,工业路办事处已完成防汛全链条准备,以科技与人力的协同发力,织密汛期安全防护网。市民也需关注气象预警,做好日常防范,共同筑牢防汛防线。
编辑 易君 杨帆丨校对 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