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包头8月3日电(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蔡冬梅 通讯员 张玉超)记者8月2日从包钢集团获悉,在联通长江两岸的关键通道——“江海之门”海太长江隧道建设中,包钢股份自主研发的隧道预埋件用特殊钢Q690C实现成功应用。整个隧道预埋件用钢全部由包钢股份提供,以超高强度与超高韧性,为这一超级工程注入了坚实的“包钢力量”。
作为工程的“筋骨”,隧道预埋件的性能直接决定了地基支撑力与整体结构强度,对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要求极高。海太长江隧道建设一改以往国内隧道预埋件多采用传统普通碳素钢或低合金钢的做法,创新性采用包钢Q690C材质。该材料集优异的低温韧性、高强度、抗疲劳、耐冲击、抗腐蚀及易焊接等性能于一体,能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承受巨大荷载,并完美适配后续高精度加工工艺,为超级工程筑牢根基。
面对这一高难度订单,包钢股份迅速启动产销研协同作战机制。包钢技术中心、特钢分公司、炼钢厂等多家单位组成联合攻关组,紧密围绕工程需求,精准优化成分设计与生产工艺,历经热处理工艺的反复验证,最终成功轧制出3000余吨Q690C隧道预埋件用特殊钢。
“焊接性与调质制度直接关系后续加工性能,必须与用户需求实现毫米级匹配。”包钢集团技术中心研发人员宋振东道出了攻关的关键。从成分的精准调控到生产工艺的突破,每个环节都烙印着研发团队对极致品质的执着追求。
此次Q690C在海太长江隧道的成功应用,不仅标志着包钢股份在高端特种钢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彰显了其服务国家战略重大工程的技术实力与硬核担当。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最前沿,包钢尖端材料正为工程品质筑起坚实屏障。面向未来,包钢股份将持续以新质生产力驱动产品升级迭代,让更多“包钢制造”成为托举大国工程的坚实脊梁。
编辑: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