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区域协同创新的战略背景下,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再添实质性合作成果。8 月 1 日上午,麦澜德牵头的“基于运动意图感知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启动会在南京麦澜德大厦举行。来自江宁区科技局、高新区的相关领导,以及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杭州荣脑科技、上海惠智康等长三角核心合作单位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掀开了长三角跨区域产学研协同攻关的新篇章。
聚焦民生痛点 领军企业牵头破局
“我国脑卒中患者、脑瘫儿童及老年群体已超 4 亿,他们对高效、智能的康复解决方案需求迫切。”麦澜德集团董事长杨瑞嘉在致辞中直击行业痛点。作为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麦澜德此次牵头项目,正是源于“服务 4 亿患者康复需求”的使命初心。
政企研协同 构建长三角创新生态
启动会上,江宁区科技局副局长王文娟对项目的战略定位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江宁创新实力强劲,拥有众多高校、科研平台及优质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增长迅猛。此次联合攻关项目响应国家精准医疗战略部署,更坚定了江宁区在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产业赛道上持续奔跑、奋勇争先的信心。
剑指技术突破 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在项目专题汇报环节,杨瑞嘉作为项目总负责人详细汇报了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他指出,随着老龄化加剧和银发经济推进,中国康复需求爆发,康复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但当前康复机器人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在康复科落地困难,存在诸多痛点难点。本项目将突破多模块信号精准采集、多模态融合、运动意图识别感知等卡脖子技术,集成康复机器人系统,实现量化生产并推向市场,依托麦澜德渠道优势辐射全国乃至全球。随后,浙江大学教授董树荣、杭州荣脑科技总经理潘嘉栋、上海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张雷刚、上海惠智康董事长李得胜也依次发言,分别汇报了各个子课题的研发方案及计划,为项目后续开展建言献策。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签约仪式。南京麦澜德、浙江大学、杭州荣脑科技、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惠智康作为签约方上台,共同签订了联合体合作协议,王文娟等领导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会议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为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此次项目启动,是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机制下,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典型案例。这种跨区域协同攻关模式,不仅将加速康复机器人技术突破,更将为长三角在智能医疗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为全国区域协同创新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麦澜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