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artner 发布《2025年中国基础设施战略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 for Infrastructure Strategies in China, 2025)》报告。灵雀云(Alauda)作为云原生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报告中被多次提及,并提名 Container Management、Cloud-Native 及 OpenTelemetry 三大关键技术领域的代表供应商。这是继多次上榜 Gartner 相关报告后,灵雀云在企业级基础设施领域影响力的又一次跃升,标志着灵雀云在云原生技术体系演进路径上的持续引领。
PART.01
云原生迈向战略高地,成为企业战略核心
随着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加速,云原生已从“技术选型”演变为“战略共识”。为了快速提升数字化竞争力,中国企业正在向可组合架构和平台工程转型,从而推动了对容器、服务网格和 CI/CD 等云原生技术的采用,以提升业务敏捷性和市场响应速度。
灵雀云企业级全栈云原生平台 ACP(Alauda Container Platform),正是这一趋势的实践者与推动者。ACP 平台从底层基础设施到平台服务再到应用管理,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能力栈,赋能企业构建稳定、敏捷、可持续演进的现代 IT 基础架构。
面对AI快速渗透各行业的趋势,灵雀云将云原生平台能力与AI深度融合,打造“云原生一体化”智能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以“云原生”为技术底座,面向企业推出支持异构算力调度、生产级推理服务、场景化智能应用的一体化方案,助力企业构建安全可控、弹性高效的智能应用运行底座。
PART.02
AI时代,构建可观测的新基建
随着生成式 AI(GenAI)深入企业业务,传统 IT 架构面临资源调度、性能优化和系统可视性等多重挑战。OpenTelemetry(OTel)作为 CNCF 发起的开源标准,正在成为构建现代可观测性体系的技术支撑。Gartner 在报告中指出,OTel 将是未来分布式系统健康监控与性能调优的核心协议。
灵雀云作为中国最早将 OTel 深度融入企业级云原生平台的厂商之一,现已在 ACP 中集成 OTel 全链路可观测能力,特别面向 AI 工作负载场景,打造全栈可视、自动化、高兼容的企业级可观测性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在复杂云原生环境中实现高效、统一、智能的运维管理:
- 零侵入接入传统应用:通过init-container自动注入方式,Java Agent方式运行,传统Java应用无需重打包镜像即可接入OTel,实现快速接入与数据上报。
- 统一探针生命周期管理:Java探针支持平台集中管理和版本升级,避免逐个Workload更新镜像,显著降低大规模集群的维护成本。
- GitOps自动化集成:践行GitOps理念,实现OTel配置的声明式管理与自动部署,提升运维效率。
- 开箱即用的可视化体验:提供服务拓扑、全链路追踪、日志查询等可视化能力,帮助用户直观洞察系统状态,提升故障排查与性能优化效率。
- 完全兼容社区生态:遵循OTel社区标准,兼容主流协议与数据格式,保障用户的技术可迁移性与生态兼容性,支持快速跟进社区版本演进。
- 与ACP平台解耦:OTel能力与ACP平台解耦,可独立升级,便于用户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适配不同环境与版本。
PART.03
以技术实力赢得认可,以持续创新引领未来
灵雀云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演进,并注重与企业真实场景的深度融合。除 OpenTelemetry 外,灵雀云在 AI 资源编排、模型运维(LLMOps)、智能弹性伸缩等方面持续投入,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的“可观测、可调度、可演进”的企业级智能基础设施。
此次再度入选 Gartner 报告,是对灵雀云技术实力与产品成熟度的肯定,也进一步强化了灵雀云在新一代企业级基础设施演进中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