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龙山团县委)
青春在龙山绽放
故土有约
青春作答
青鹰计划
暑期·政务实习
青春是丛林,是荒原,是阳光炙热的奔跑,是大雨滂沱的伫立。我们每个人的青春,都在用力去爱、全力去拼、竭力去证明自己的价值。
槐夏风熏,朱火满盈,一群怀揣热血与热爱的大学生,正以青春之名踏上政务实习的征程,用脚步丈量家乡的土地,用行动参与家乡的建设。
接下来,就和龙小团一起,去见证他们在青春赛道上的飒爽英姿吧!
孙雨菲
实习单位:行政服务审批局
就读学校:海南大学
就读专业:工商管理
在这段短暂却充实的政务中心实习时光里,那些与群众真实接触的瞬间,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让我深刻体会到“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沉甸甸的分量和鲜活的生命力。
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一位风尘仆仆、面露焦虑的阿姨。走进大厅茫然四顾,眼神中写满了无助。我主动上前询问,倾听她的需求后,为她指明了具体的办事窗口。未曾想,不过短短十几分钟,甚至更短,她再次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时,脸上的愁云已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如释重负的轻松笑容。她朝我点头微笑致谢,那瞬间传递的温暖与感激,如同电流般击中了我。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指引,我亲眼见证了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如何迅速化解百姓的急难愁盼,将焦虑转化为安心。这高效的“十分钟”,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基层窗口最生动的注脚。
另一次难忘的经历,是为一对聋哑夫妇提供帮助。语言虽成障碍,但沟通的桥梁并未断裂。我们用手机打字交流,在无声中理解彼此的意思。我又观察到那位阿姨手里提了很多东西仿佛有点吃力,我便主动地接过,但这绝对不是在表达我的轻视。当他们最终用手势向我表达谢意时,那无声的“谢谢”仿佛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它让我明白,服务的真谛在于平等与用心,在于为每一位群众,无论身处何种境况,都能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与尊重。
在窗口协助办理业务的日常,看似是简单流程的重复。但正是这日复一日的“重复”,磨砺着我的细致与耐心。我深刻体会到,“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每一份材料的核对,每一次信息的录入,每一次耐心的解答,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重复之中蕴含着责任,认真对待每一次重复,才能确保服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让繁琐的事务变得有序,让群众少跑路、办成事。
这十几天的实践,远不止于技能的习得。它是一次深刻的价值重塑。当看到那位阿姨舒展的眉头,接收到聋哑夫妇无声的感谢,感受到窗口工作带来的点滴实效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价值感油然而生。“为百姓做实事,为人民服务”不再是一句悬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我亲手触摸到的、正在参与的生动实践。我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微小的力量,正汇入公共服务的大潮,为提升政务效率、传递社会温度贡献着一份光热。这份“自我价值实现”的进度条,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悄然向前推进,也让我对未来的公共服务事业充满了更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扇“服务之窗”,不仅让我看到了社会运行的脉络,更照亮了我自身成长的方向。
吴紫溪
实习单位:龙山县妇联
就读学校: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就读专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返乡在龙山县妇联实习的日子,像一场把课本知识种进家乡土壤的实践。作为“返家乡”计划的一员,我带着对县域治理的好奇而来,最终被基层工作的温度深深打动。
我的日常绕不开微信公众号的编辑。防溺水宣传季,我蹲在办公室改文案,把“六不准”变成“暑期炎热,禁止私自下河”的推文;家庭教育专栏里,我把“三防”拆成“防溺水、防诈骗、防火灾”,后台妈妈们的转发量和阅读量成了最好的反馈。记得有次推送乡镇妇联组织的亲子阅读活动,配图里孩子们趴在村委会会议室听暑假防溺水宣传课,标题写“暑期安全行,巾帼暖童心”,竟收到在外务工家长的私信:“谢谢你们让娃在村里面也能学习到知识。”
除了在线上编辑,我还跟着前辈们跑过社区宣传。在集市摆展台时,大妈们围着要防溺水手册的热闹;去留守儿童之家时,孩子们举着刚画的画喊“姐姐看”的雀跃,都比任何奖项更让我踏实。原来“返乡”不只是地理上的回归,更是用自己的方式,看懂家乡的肌理,参与它的成长。
这段实习让我明白,大学生能为家乡做的,或许就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变成乡亲们所需要的模样——就像把政策条文译成方言,把专业知识化作为实在帮助。当自己编辑的文章护着孩子平安过暑假,当参与的活动让家乡女性笑得更加自信,便读懂了“返家乡”三个字里,这份双向奔赴的意义。
鲁俐敏
实习单位:共青团龙山县委
就读学校:赤峰学院
就读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在政务实习的这段日子,从写公众号推文到布置会场,从参与志愿服务到写新闻稿,看似琐碎的工作里,藏着我对“政务工作”从陌生到理解的全过程。这段经历像一把钥匙,让我打开了“为人民服务”的具体模样——它不在高大上的文件里,而在为群众解释政策的耐心里,在把会场细节做到位的细心上,在递出宣传册时的真诚中。
第一次接到编辑防溺水宣传公众号任务时,我以为不过是把“禁止下水”的标语换种说法。可是这样的话,家长和孩子真的会看进去吗?我才突然明白:这篇推送不是普通的宣传稿,是要给家长和孩子递去一件“文字做的救生衣”。毕竟,能让一个孩子停下走向野塘的脚步,能让一个家长多一分警惕,这就是我们敲下每段文字、选好每张照片的全部意义。第一次写新闻稿时,我对着会议纪要生搬硬套,写出的文字像块冰冷的石头,经过反复修改,新闻不是流水账,这句话成了我打磨文字的标尺。志愿服务发宣传资料,不止是传播,更是在孩子和家长心中播下安全的种子。
这些经历让我明白:所谓成长,就是在服务中褪去青涩,在付出中懂得担当。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继续前行,无论身在何处,都记得把“他人的需要”放在心上。
王江霞
实习单位:龙山县自然资源局
就读学校:湖南女子学院
就读专业:财务管理
晨露在老枝凝霜又化雾,晨光刺破露珠,折射出朝阳的弧光。蒸笼白汽漫过街道,裹住行人匆忙的身影,我正在前往不动产中心的路上。
日历被月光啃出细齿,漏下几代人的字迹。档案柜里,泛黄证件压着褪色身份复印件,摞成山的纸页,都沉进了时光的褶皱。
这个暑假,我以返家乡实践队员的身份,在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参与档案整理工作。原以为枯燥的分类、扫描,却让我在指尖划过泛黄纸页的瞬间,意外触摸到了不一样的温度。
档案室里,每一份档案都藏着故事:2023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清晰明朗,却清晰记录着老城区的地界变迁;不同年代的房产证上,钢笔字、圆珠笔迹交替出现,见证着从手写登记到电子系统的跨越。我逐页核对信息、录入目录,指尖拂过的不仅是灰尘,更是家乡发展的年轮。
每当我将封面打出,再将一整本资料垒放整齐,都好像见证了一个人,一个地方,一片社区的发展。每一本资料都是对家乡建设发展的记录,记录装订他们,也好像是我对自己家乡的奉献,我在返家乡活动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温度。
这段实践让我明白,档案里藏着的不只是产权信息,更是无数家庭的安居记忆。当青春的脚步与家乡的脉搏同频,这个夏天便有了特别的意义。
任可
实习单位:龙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就读学校:西南民族大学
就读专业:汉语言文学
在龙山县退伍军人事务局就业安置股实习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政务工作的意义与责任。作为一名实习生,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务技能,更对退伍军人这一特殊群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服务为民”的宗旨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初到就业安置股时,我对退伍军人就业政策的了解仅停留在文件层面。日常工作,如整理就业需求档案、观看专场招聘会等等让我逐渐认识到政策落地的复杂性。每一份档案背后都是一位退伍军人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并结合政策给予个性化指导。
此外,通过观察和学习同事们的办事方式,我了解到政务服务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无论是接待来访的退役军人,还是解答电话咨询,都需要耐心倾听、精准回应,既要确保政策执行到位,又要让服务对象感受到关怀与尊重。这种平衡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业务知识,也是我未来需要努力提升的方向。
此次实习让我更加明确了政务工作的责任与使命。作为实习生,我还有许多不足,比如对政策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实践经验也有所欠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学习,提升专业能力,争取为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工作贡献更多力量。
退伍军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帮助他们顺利转型再就业,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更是对奉献精神的回馈。我将以此次实习为起点,始终牢记:民生工作无小事,唯有脚踏实地、以诚相待,方能不负期待。
王凤黎
SUMMER
实习单位:龙山县自然资源局
就读学校: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就读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实习的日子像一本慢慢翻开的书,在自然资源局的这段时光,让我在日常工作中悄悄收获着成长与感悟。
起初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工作内容,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但同事们的耐心指导让我很快融入节奏。那些看似基础的日常事务,其实都藏着职场的必修课——从整理资料时学会的严谨细致,到往来沟通中培养的条理性,每一份任务都在悄悄打磨着我的能力。
整理文件看似是基础工作,却藏着大学问。档案室里整齐排列的卷宗,记录着土地规划、资源审批的每一个细节。取文件的过程,则让我熟悉了单位的运作节奏。从办公室到政务大厅,从不同科室间的协调到与外部单位的对接,每一次往返都是对沟通能力的锻炼。而写新闻稿的任务,让我跳出了“执行者”的视角,学会用更宏观的眼光看待自然资源工作。在不同科室间的协调对接中,我渐渐熟悉了单位的运作逻辑,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每一个环节的顺畅衔接,都离不开每个人的认真付出。而当接触到新闻稿撰写时,我更是跳出了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开始学着用文字记录工作亮点、传递政策意义,感受着这份工作与公众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段实习让我明白,职场中没有微不足道的任务,每一份经历都是经验的积累。自然资源局的工作关乎我们生活的土地与环境,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让我对“公共服务”有了更真切的体会。那些在日常中收获的耐心、严谨与责任感,会成为我未来路上珍贵的财富,激励我继续向前。
这个夏天,政务实习生们的身影活跃在办事窗口、社区街巷与办公室里。他们以兢兢业业的姿态扎根岗位,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在汗水与实践中,他们不仅收获了对青春的深刻感悟,更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于细微处见担当、于点滴中践初心的独特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