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脑机接口技术正以超预期的速度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在政策引导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这一前沿领域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焦点。
政策端:顶层设计明确 商业化路径全面打通
今年以来,我国脑机接口产业迎来政策密集期。
工信部在《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中将其列为重点突破方向,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发布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到2030年建成全球创新高地。
国家医保局首次为脑机接口手术设立独立收费项目,临床应用正式纳入支付体系,为技术普及扫除最后障碍。
技术端:从医疗到制造 场景边界持续拓展
中科院研发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已实现亚毫米级操作精度,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成功帮助瘫痪患者恢复部分运动功能,患者可通过意识控制完成赛车游戏、棋类对弈等复杂操作。
华为、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则从消费级产品切入,推出脑控耳机、脑控机器人等量产设备,加速技术大众化。
更值得关注的是,脑机接口与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将意识交互模块嵌入人形机器人本体,可实现更自然的人机协同,相关技术已在工业制造、康复医疗等领域展开试点。
市场端:千亿级赛道成型 资本布局加速
据预测,全球脑机接口医疗应用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400亿美元,2040年有望增长至1450亿美元。
应用场景正从医疗康复向工业制造、教育娱乐等领域延伸,北京、上海等地已建成多个临床转化中心,推动技术成果快速落地。
产业观察:哪些企业值得关注?
爱朋医疗
脑机接口与医疗机器人双线推进,公司通过参股常州瑞神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切入植入式闭环神经刺激器系统研发,该技术可应用于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疾病治疗。
汉威科技
类脑传感器赋能多模态机器人,旗下子公司能斯达成功研发微伏级精度类脑触觉传感器,该技术可适配脑机接口数据采集需求。
领益智造
公司与国内脑机接口领域独角兽企业强脑科技达成深度合作,双方将在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关节模组及灵巧手等核心部件展开协同研发。
此外,还有一家深度融入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双赛道的企业,引起社会的关注。
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躬、综、嚎:大 牛 观 市,既可以知晓,愿与大家共前行!
1、技术整合:成为全球较早实现高精度脑机接口与人形机器人结合的企业,目标瞄准大众消费市场;
2、产能布局:计划投资50亿元在雄安建设全球最大人形机器人制造基地,规划年产能10万台,强化脑机融合产品规模化生产能力;
3、量产目标:2025年底前完成脑机接口模块量产,2026年推出成本低于20万元的消费级机器人,重点拓展娱乐教育及家庭服务场景。
特别声明: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指导,据此买卖,盈亏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