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清晨的深圳市福田区梅林片区,无人物流车将新鲜蔬菜送抵社区;龙华区的无人环卫车沿线路高效作业——这样的智能场景,已遍布深圳700余条无人车线路。记者从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获悉,截至7月底,深圳功能型无人车上路总量突破 800台,运营路网超1800公里。数据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政府部门创新构建的“三级安全机制”在保驾护航。
规模与安全并行,物流车年内冲刺千台目标
在深圳街头,每10分钟就有一台功能型无人车完成一次快递配送或环卫作业。数据显示,深圳无人物流车与无人环卫车已同步突破400台规模,实现“双400”跨越式增长,其中,物流车年内将冲刺千台目标。这一增速的背后,是政府部门创新构建的“三级安全机制”在保驾护航。
正在道路上作业的无人环卫车。受访者供图。
“企业申报-路网评估-多部门联合评审”的层层把关,如同为无人车路网开放装上“安全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市汽车办、市公安交管局等部门联合通过制定功能型无人车的政策体系和道路评估指引,为产业应用落地提供方向和遵循。
各区政府职能部门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建立联席审议机制,确保每一条线路开通都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市区联动,通过“问题不过夜”的高效服务,让功能型无人车企业最头疼的路权问题不再是问题,进而加速应用的落地。正如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所说,“政府部门不是简单审批,而是主动对接需求,帮助我们在安全框架内找到最优运营方案。”
此外,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深圳市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服务平台”提供全域监管技术支撑,在高速规模化发展中持续实现安全可靠运营,政企协同打造出全国无人车应用标杆。
全市域路网贯通,建成1800公里无人物流城市脉络
从福田华强北的商业街区到光明科学城的产业园区,1800公里的无人车路网,编织成覆盖全城的“智慧血管”。作为全国首个市域级智能物流网络,深圳已开通近 700条线路,16条跨区干线打破福田、龙岗、龙华等行政区壁垒,让跨区快递配送时效大幅提升。
无人车行驶在道路上,进行快递配送。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中心城区,无人车运营线路已覆盖梅林、莲花山片区等区域,形成了无人物流在特大城市中心区的全天候服务能力,打造了全国首个中心城区开放无人车规模化应用的示范典型。这种“中心区示范 + 全域覆盖”的布局,正是多部门协同攻坚的成果 —— 市、区部门联动三大公交国企,将传统场站升级为无人车综合保障中心,让技术创新与城市空间精准耦合。
如今,在深圳的街头巷尾,功能型无人车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城市运行节奏。这场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智能革新,不仅书写着产业升级的新篇章,更诠释着城市治理智慧。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艳丽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赵炎雄(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