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有一群人,他们身披白衣,心怀仁术,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病痛与绝望的深渊。心怀大爱、热忱付出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以赤诚之心践行医道,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所忧、急患者之所急。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淄博卫生健康公众号开设“8·19医师节”专栏,本系列栏目将聚焦全市各医疗机构优秀医师,展示医师的专业技能、精神风貌、职业品德,激励全体医务人员以更高尚的医德医风、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更舒心的服务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李英才
山东健康淄博医院
小切口大匠心
手术刀下有温情
李英才,主任医师,山东健康淄博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从医24年,一直从事普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专业工作。
深耕临床一线,以刀为笔书写生命答卷
2001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李英才便入职山东健康淄博医院,将“治病救人”作为职业初心,在临床一线坚守20余年。在他的带领下,乳腺甲状腺外科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如今已发展为拥有医务人员20名、床位近40张的一线科室。他累计主刀手术超4000台,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术等复杂手术占比超50%,均实现良好疗效,获患者广泛认可。
坚守医者仁心,以责任托举生命希望
在临床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患者至上”。工作20余年来众多患者送来的锦旗、感谢信,无一不书写着对他的肯定和感谢。10余年前,一名34岁年轻乳腺癌患者,因个人情绪问题自暴自弃放弃治疗,在他苦口婆心的开导下,终于转变心态接受治疗,现在该患者早已摆脱乳腺癌疾病的困扰,融入正常工作生活,并积极参加乳腺健康志愿团的各项活动;一名55岁的乳腺癌患者,因家境贫困而延误多年一直未能就医,直至肿瘤巨大破溃才来就诊,他根据其病情制定精准治疗方案,多种措施综合治疗,并最终为其成功实施手术,现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转移;一位91岁高龄乳腺癌患者,瘤体巨大且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同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体质极差,辗转多家医院,经过李英才团队精心调理和充分术前准备,顺利为其实施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顺利,出院后家属特意定制匾额,以表感激之情。
传承医学薪火,以教学科研育新才
除临床与管理工作外,李英才还承担华北理工大学临床医学教学任务。十余年来培养实习生500余名,因授课认真获学生一致好评。他在科室建立“师徒结对”机制,指导青年医师开展新技术,同时总结经验,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论著10余篇,参编著作4部,获国家级发明专利3项,以科研助力临床提升。
从医24载,李英才与团队以精准技术驱散病痛,以耐心沟通化解焦虑,将科室打造成兼具专业硬度与人文温度的诊疗港湾。荣誉是肯定,更是新起点。未来,他将带着对医学的敬畏与对患者的赤诚,扎根一线,深耕乳腺甲状腺疾病诊疗领域,以坚守践行承诺,让每份信任都不被辜负,让每份期待都遇见新的希望。
张辉
淄博一四八医院
身披“重甲”取栓
重塑“直立”人生
张辉,198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淄博一四八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卒中中心主任。曾经被视为“异想天开”的脑内血栓直接取出术,如今在淄博已成为挽救生命的常规手段。这巨大进步的背后,离不开张辉医生自2013年以来的不懈探索与执着追求。
医者仁心,点燃探索之火
2006年,张辉踏入神经内科领域。目睹无数脑梗死患者瘫痪在床、言语障碍时的绝望眼神,他感同身受。这份沉重,激发了他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决心。2009年,他选择外出进修神经介入技术;2010年,他毅然在医院组建起神经介入团队,披上重达30斤的铅衣,开始了“铅衣战士”的生涯;2012年,通过外出学习和查阅文献,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脑动脉取栓这一前沿技术,一个清晰的目标在他心中形成——要把这项技术带回来。
首战告捷,点亮希望之光
2014年1月,这项被寄予厚望的技术迎来了关键考验。54岁的赵先生突发右侧肢体瘫痪、失语,生命危在旦夕。溶栓无效后,焦急万分的家属近乎哀求地问张辉:“张主任,还有没有好办法?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孩子还在上学啊!”面对家属的信任与期望,张辉挺身而出。历时两小时的紧张操作,他成功完成了人生中第一例脑动脉取栓手术。当患者术后突然开口说出清晰话语的那一刻,张辉和他的团队与家属一样激动雀跃,一个被血栓中断的生命,重新焕发了光彩。
十年精进,锻造“淄博速度”
首战的成功只是起点。近十年来,张辉带领团队已累计完成数千例脑动脉取栓手术,取栓成功率稳定在90%以上。他深知“时间就是大脑”,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成为团队的核心追求。他们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全程贯穿一个“快”字: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25分钟内启动溶栓,不等溶栓结果,从急诊科直达手术室,20分钟内完成造影,平均取栓时间已经缩短到40分钟。这不断提升的“速度”,挽回的是患者宝贵的神经功能,守护的是家庭的完整与社会的活力。
区域协同,编织“生命之网”
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张辉积极推动急诊取栓技术的推广。他多次赴周边医院开展科普讲座,指导十余名医生来院进修学习。在他的倡导下,医院与周边多家兄弟医院建立了急性脑梗死取栓协作网络。2022年7月29日深夜,一位52岁的无锡患者独自在淄博突发头晕、言语不清,后陷入昏迷,被送至淄川区医院。情况危急!22:50启动绿道转诊至一四八医院。张辉团队早已严阵以待,至凌晨1:30分,血栓被成功取出,患者瞬间清醒,恢复了交流能力,甚至能说出家属的电话号码。这跨越数百里的生命接力,正是“生命之网”效能的完美诠释,纵然那一刻被对方家属误认为是骚扰电话的“苦涩”,也难掩张辉心中挽救生命的巨大幸福感与成就感。
张辉和他团队的故事,是“铅衣战士”用责任、技术与速度突破“脑栓”困局的生动写照。他们的每一次“破栓”之旅,都在延长着生命的长度,拓展着健康的宽度,守护着万家灯火的温度。
供稿:医政科
编辑: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