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6D2是一种高精度碳素弹簧钢,属于非合金低碳钢类别(依据欧洲标准EN 10016-4)。其核心特性是通过冷作硬化或热处理获得高弹性、强度及耐磨性,同时保持适中的塑性和韧性。该材料主要应用于制造中小型弹簧及精密机械部件,在相同表面状态下,其疲劳极限与部分合金弹簧钢相当,但成本更低,性价比突出。
二、化学成分设计C66D2的化学成分以高碳为核心,严格控制杂质元素,具体配比如下:
- 碳(C):0.64–0.68%(提供硬度和弹性基础)
- 锰(Mn):0.50–0.70%(增强淬透性,细化晶粒)
- 硅(Si):0.10–0.30%(脱氧,提高强度)
- 杂质限制:磷(P)≤0.020%、硫(S)≤0.025%(减少脆性风险)
- 微量合金:铬(Cr)≤0.10%、镍(Ni)≤0.10%、钼(Mo)≤0.03%(辅助提升淬透性)
1. 物理性能
- 密度:7.85 g/cm³(典型碳钢密度)
- 热导率:中等水平,适用于非高温场景
- 线膨胀系数:11.5×10⁻⁶/°C(20–100℃)
2. 机械性能
- 硬度:
- 退火态:≤197–241 HB(便于切削加工)
- 淬火+回火态:可达45–52 HRC(依截面尺寸而定)
- 强度与弹性:
- 抗拉强度(Rm):≥1000 MPa(硬化后)
- 屈服强度(Rp0.2):≥800 MPa
- 延伸率:≥8%(兼顾塑性)
- 疲劳极限:与合金弹簧钢相当,适用于高频循环载荷
热处理是调控C66D2性能的核心手段,需根据零件尺寸选择工艺:
工艺类型
参数与效果
退火
750–780℃缓冷,硬度降至HB 197–241,优化切削加工性
淬火
小尺寸(≤20mm):油淬,硬度HRC 48–52;
大尺寸:水淬油冷或正火,避免开裂变形
回火
350–500℃保温,平衡弹性与韧性,消除内应力
关键限制:
- 大截面零件(>20mm)油淬不透,水淬易变形开裂,需采用分级冷却工艺;
- 冷变形塑性低,冷加工变形率需控制在合理范围(通常≤50%)。
- 成型工艺:
- 冷轧/冷拉:适用于钢带(厚度0.1–2.0mm)、线材(Φ1.0–15mm)及圆棒(Φ4–16mm),硬化后直接用于弹簧制造1
- 。
- 热轧:用于厚板(3–20mm)和大直径圆棒(Φ16–350mm),需后续热处理。
- 切削加工:
- 退火态下可加工性良好,但高碳特性导致刀具磨损较快,推荐硬质合金刀具。
- 焊接性:
- 焊接性能较差,易产生裂纹,仅限修复性补焊(需预热300℃+焊后回火)。
1. 弹簧制造(核心应用)
- 小型弹性元件:离合器弹簧、垫圈、螺旋弹簧圈,尤其适用于汽车发动机阀簧、仪表精密弹簧。
- 优势:高疲劳寿命,成本低于合金钢。
2. 机械结构件
- 轴类与传动件:偏心轴、轧辊、轻载齿轮,利用其高耐磨性;
- 模具辅助件:塑胶模顶杆、压铸模定位销,硬度要求HRC 45–50。
3. 工业与消费品
- 五金工具:高耐磨零件如钳口、扳手卡口;
- 日用电器:洗衣机配重块、电动工具外壳支撑件;
- 建筑与装饰:幕墙扣件、抗震支架连接件。
其他材料规格切割和定制生产
100crmn6
100crmn6冷作合金模具钢
105wcr5
105wcr5冷作合金模具钢
130cr3
130cr3冷作合金模具钢
x100crmo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