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A中类的解读及应用》教程【10165646】是我推出的第五套教程,目前已经是第一版修订了。这套教程定位于最高级,是学完初级,中级后的教程。
类,是非常抽象的,更具研究的价值。随着我们学习、应用VBA的深入,有必要理解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对象,类,过程,方法,属性,事件,接口,接口如何实现等等。掌握了这些理论,不仅对于VBA这种寄生语言的实质有所深入的理解,也对自然界的很多事物将同样有所感悟。目前,这套教程程序文件已经通过32位,64位两种office系统测试。
这套教程共两册,八十四讲,今后一段时间会给大家陆续推出修订后的教程内容。今日的内容是:VBA中类的解读及应用第二十五讲:把源数据赋给类,然后利用类完成查找的方案-4
【分享成果,随喜正能量】223善良的人,总是有福。利己则生,利他则久。心存善良的帮助他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坚持不懈的从实际出发,看到他人所需,切实的帮助到他人。
第二十六讲 把源数据赋给类,然后利用类完成查找的方案-4大家好,今日我们继续讲解利用类来进行查找的方案。在之前的第23到25讲中我们讲了建立一个类,这个类的功能是根据输入的内容定位要返回的内容,当我们把这个类的魂赋给某个对象后就可以实现查找了。
8 mydyg类的改进分析在上面的三讲中利用的类是mydyg,在利用输入的单元格进行判断时,对于每次输入的值都要进行相同重复的数据读取:
那么有没有办法只进行一次数据的读取,然后在读取的数据中进行提取必要的值呢?如果这种方案能实现的话可以大大的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我今日就来讲解这种一次读取数据的方案。当然,也是利用的类模块。这种方案需要用到动态数组了。
9 类MYNEWDYG的构建我们先来看类模块的过程:我们首先建立一个类模块MYNEWDYG,下面是相应的代码:
Private rngsA
Private rngsB
Public TJ
Private A()
Property Get QSA()
For i = 1 To UBound(A())
RR = Left(A(i), InStr(A(i), "#") - 1)
If Trim(RR) = Trim(TJ) Then
rngsA = Mid(A(i), InStr(A(i), "#") + 1, InStr(A(i), "@") - InStr(A(i), "#") - 1)
Exit For
End If
Next
QSA = rngsA
End Property
Property Get QSB()
For i = 1 To UBound(A())
RR = Left(A(i), InStr(A(i), "#") - 1)
If Trim(RR) = Trim(TJ) Then
rngsB = Mid(A(i), InStr(A(i), "@") + 1, Len(A(i)) - InStr(A(i), "@"))
Exit For
End If
Next
QSB = rngsB
End Property
Property Set DYGB(rng As Range)
ReDim Preserve A(rng.Row)
A(rng.Row) = Cells(rng.Row, 1) & "#" & Cells(rng.Row, 2) & "@" & Cells(rng.Row, 3)
kk = 1
End Property
代码的截图:
10 类MYNEWDYG的代码分析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类模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建立了类的属性有TJ,QSA,QSB,DYGB四个属性,这四个属性的作用各有不同。同时在类模块中还有两个数据的传递变量rngsA和rngsB,这两个变量是属性QSA和QSB的“宿主”(还是用这个词吧,比较好理解)。下面我们将就每个过程进行分析,
1) 对于传入数据的处理
Property Set DYGB(rng As Range)
ReDim Preserve A(rng.Row)
A(rng.Row) = Cells(rng.Row, 1) & "#" & Cells(rng.Row, 2) & "@" & Cells(rng.Row, 3)
kk = 1
End Property
当有数据(单元格)输入的时候,会将这个单元格及之后的几个数据提取分别以"#"和"@" 进行分隔,一共分成三个部分。
2) rngsA数据的获得
Property Get QSA()
For i = 1 To UBound(A())
RR = Left(A(i), InStr(A(i), "#") - 1)
If Trim(RR) = Trim(TJ) Then
rngsA = Mid(A(i), InStr(A(i), "#") + 1, InStr(A(i), "@") - InStr(A(i), "#") - 1)
Exit For
End If
Next
QSA = rngsA
End Property
提取rngsA数据时根据第一个字段的内容提取出相应的第二段的内容。
3) rngsB数据的获得
Property Get QSB()
For i = 1 To UBound(A())
RR = Left(A(i), InStr(A(i), "#") - 1)
If Trim(RR) = Trim(TJ) Then
rngsB = Mid(A(i), InStr(A(i), "@") + 1, Len(A(i)) - InStr(A(i), "@"))
Exit For
End If
Next
QSB = rngsB
End Property
提取rngsB数据时根据第一个字段的内容提取出相应的第三段的内容。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上面类模块的作用,当输入数据时,会把这些数据首先放到一个数组中,当提取时可以根据某个字段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提取。
这就是类模块,实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在下一讲我们会讲到如何利用这个类模块来完成我们的具体工作了。
到这里大家基本能了解类模块应用的思路了,要首先搭建一个类,相当于要建立一个虚无的魂,再在主程序中将这个魂赋给某个具体的对象,让这个对象去完成我们实际的工作,这或许是VBA中的机器人吧。
本讲内容参考程序文件:VBA-CLASS(1-28).xlsm
我20多年的VBA实践经验,全部浓缩在下面的各个教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