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智合标准化建设
作者 | 智合标准中心
由中国电子商会归口管理、智合标准中心组织编制、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起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指南》团体标准进入技术审查阶段,还有最后加入机会。本标准汇聚王迁、陈锦川、宋健等权威专家智慧,凝聚50+科技企业、250+专业人士的行业经验,覆盖著作权、专利、标识以及商业秘密四大知识产权领域,深度剖析行业热点、攻坚实务难点、聚焦保护重点,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专业指导。本标准还得到了法治网、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法治进行时、中国网科技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深度报道。
本次标准编制从以下四个立场出发,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具有实操性的指南:
突出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各领域的特殊性,为企业应用提供明确指引;
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革新进步,促进规范使用与技术发展;
结合学界观点与业界实务,推动满足实务需求;
促进国际视角与本土转化融合,制定灵活可调整的标准。
本标准自启动编制,在指导单位专项工作组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指导下,经过一轮标准框架研讨、两轮标准文本研讨、多轮起草专家组共同商议、以及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现已形成标准技术审查稿。标准文本着重做到详略得当,规避贪大求全的倾向;同时,强化指导作用,推动内容从 “建议” 向 “可执行” 层面转变;此外,充分尊重企业差异,释放创新动能。
作为国内首部AI知识产权标准,本次标准起草单位广泛覆盖人工智能与科技研发、互联网与软件服务、移动电子与设备厂商、法律与知识产权服务、特种装备与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实现了AI产业全链条与多元主体的覆盖。
本标准目前处在技术审查阶段,仍可接收意见反馈,还有最后参编机会!
标准起草单位、起草人征集工作即将截止
若您有意向加入,请扫描二维码填报信息
END
作者:智合标准中心
【免责声明】本文撰写所需的信息采集自合法公开的渠道,我们无法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证。本文仅为分享、交流信息之目的,不构成对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决策依据。
《互联网法律评论》提供业界解决方案
互联网法律国际监管动态研究
互联网产业投资和政策监管研究
互联网企业:极端地缘政治冲突中的公关战略研究
合作联系
zhangying@cggthinktank.com
互联网法律评论
《互联网法律评论》是一个全新的法律自媒体平台,持续关注中国及全球互联网科技发展、产业发展和法律监管合规问题,尤其是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知识产权、反垄断等政策监管主题。
该公号运营团队包括:国际国内互联网政策和法律研究、财经媒体资深主编、互联网企业公关战略和品牌运营等不同的专业人士,致力于打造一个持续输出政策法律前瞻信息研究、且具有传播优势的精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