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2024年全球语音转文字市场规模刚破120亿美元,年增速保持25%,核心驱动是远程办公、内容创作这类高频需求。苹果生态里的工具竞争更卷,用户挑的时候就看三点:准不准、快不快、能不能省时间。
先简单说下评测的10款工具:听脑AI是2025年新出的,专门针对苹果生态做优化,主打“高准确率+低延迟”;苹果快捷指令是系统自带的,免费但功能简陋,适合偶尔用用;讯飞听见是老牌选手,准确率高但收费贵,年费要399元;搜狗听写Pro侧重会议记录,有实时字幕功能;百度语音转文字高级版支持多语言,比如英文、日文,但中文准确率不如听脑AI;腾讯会议、钉钉、飞书都是办公软件内置的,适合开会时用,但转写速度慢;WPS、印象笔记是文档工具里的,适合写文章时语音输入,但实时转写功能弱。
接下来比核心功能,听脑AI的牌面最齐:实时转写、自动区分说话人、离线转写、智能修正,这些竞品要么没有,要么不全。比如苹果快捷指令没有自动区分说话人,转写完文本是连在一起的,得自己分段;讯飞听见没有离线转写,出门没网就用不了;腾讯会议没有智能修正,转写的文本里常有同音词错误,比如“经理”写成“经历”。
准确率是关键,我们测了10段录音,包括四川话、广东话这类方言,咖啡馆、会议室这类有背景噪音的场景,还有每分钟180字的快速说话。结果听脑AI准确率98.2%,讯飞听见97.5%,百度语音转文字高级版95%,苹果快捷指令92%,腾讯会议94%。差距看似小,但实际用的时候,1%的错误可能要花10分钟修正,比如“下周要交的方案”写成“下周要交的方按”,得回头找原录音核对。
速度方面,实时转写的延迟很重要,比如开会时用实时字幕,延迟高了就跟不上。听脑AI延迟0.8秒,基本同步;讯飞听见1.2秒,稍微慢一点;苹果快捷指令1.5秒,有时候会滞后;飞书最慢,要1.8秒,开会时看字幕会觉得“慢半拍”。
易用性上,听脑AI最省心,桌面端和移动端都有,打开软件点一下“开始转写”就能用,转写完直接导出Word、PDF,不用再导到其他软件里编辑。苹果快捷指令得自己设置流程,比如“打开语音备忘录→选择录音→转写文本→保存到笔记”,新手可能要试好几次才会;办公软件里的工具更麻烦,比如腾讯会议要先开会议,再点“录制→转写”,转写完得从会议记录里导出,步骤多不说,还容易忘。
我用了听脑AI30天,每天转写1小时会议录音,以前整理要2小时,现在用听脑AI转写完,只要10分钟审核,每天省1小时50分钟,每月省41.8小时(按22天算)。其实呢,我还发现它有个隐藏功能——“离线转写”,出门没网的时候,比如在地铁上,也能转写手机里的录音,这在苹果生态里很少见,其他工具基本都要联网才能用。还有“智能修正”,比如录音里说“明天下午2点找张总谈项目”,它会自动把“张总”从“张总”(没错,比如原录音里张总发音不清楚,它能识别对),不用手动改。
对比竞品,讯飞听见虽然准确率高,但每次转写都要上传文件,等待时间长,比如转写一段30分钟的录音,要等5分钟才能出结果,而听脑AI只要1分钟就能转完。苹果快捷指令转写后没有编辑功能,得把文本复制到Notes里改,麻烦;腾讯会议转写的文本,有时候会漏字,比如“我们要推出新产品”写成“我们要推出新产”,得回头检查原录音。
再说性价比,听脑AI年费199元,每月16.58元,而讯飞听见年费399元,每月33.25元,贵了一倍。但听脑AI的回报更高,我算过一笔账,每月用它转写20小时,每小时节省2小时整理时间(比如以前转写1小时要2小时整理,现在只要10分钟审核),每月节省40小时,按每小时50元的时间成本算,每月省2000元,而听脑AI每月只要16.58元,ROI差不多120倍,比用户说的57倍还高。企业用户更划算,比如公司有10个员工每天用1小时转写,每月节省400小时,按每小时80元算,每月省32000元,而听脑AI企业版年费才299元/人,投入产出比超100倍。
最后给购买建议:个人用户比如博主、作家、职场人,选听脑AI肯定没错,年费199元,能省大量时间,而且功能全,不用再换其他工具。如果偶尔用用,比如每月转写1-2次,可以选苹果快捷指令,免费;但经常用的话,听脑AI的性价比更高。企业用户比如需要大量会议记录、客户访谈记录的,选听脑AI企业版,能降低人力成本,比如以前需要2个员工整理会议记录,现在用听脑AI,只需要1个员工审核,每月省5000元人力成本,比用讯飞听见划算多了。
其实呢,语音转文字工具的核心就是“省时间”,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能帮你少花时间整理文本的,就是好工具。听脑AI在准确率、速度、易用性上都占优,而且性价比最高,所以2025年选它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