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国外的某个洞穴里,发现了一块距今13.5万年的人类下颌骨。后来结合基因技术,推出在13.5万年前,人类祖先发生了基因变异,并且活出了第一句话。那么,这到底是真的吗?
人类的说话能力,其实和一个叫FOXP2的基因有关。这个基因在所有哺乳动物体内都存在,但是人类的FOXP2基因,和黑猩猩相比有两个关键突变,所以让我们的大脑和咽喉肌肉,有了控制语言的能力。
比如,在2001年,有科学家研究了一个特殊的家族。因为,这个家族的23名成员当中,居然有一半人无法正常说话,甚至连简单的词语都读不清楚。通过基因测序发现,他们的FOXP2基因都有缺陷,所以导致了语言障碍。
那么,古人类的FOXP2基因,是什么时候出现突变的?
通过对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和现代人的基因对比,科学家发现,现代人类的FOXP2基因突变,大约发生在13.5万年前。这和科学家之前发现的下颚骨化石年代吻合。说明当时的人类祖先,已经具备了说话的生理基础。
不过呢,光有基因还远远不够,因为说话需要喉咙、舌头、牙齿的完美配合。13.5万年前的人类还在生理结构上,完成了一次“关键升级”。
黑猩猩的喉结靠近鼻腔,这种结构适合快速呼吸和吞咽,但是只能发出简单的声音。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喉结下降到颈部,形成了更长的声道,能发出更多种音调。
根据化石研究发现,13.5万年前的智人,喉结位置已经和现代人接近,而更早的直立人,喉结位置还比较高,很难发出复杂音节。此外,现代人的舌头肌肉有8块,能做出前伸、后缩、卷曲等动作。
通过对古人类头骨化石的计算机模拟,科学家发现13.5万年前的人类,舌骨形状已经和现代人相似,说明他们的舌头能更灵活的运动,配合牙齿和嘴唇发出不同的声音。
那么,人类说的第一句话,可能是什么呢?
有科学家推测,人类祖先的第一句话,不太可能是复杂的句子,更可能是简单的词汇,比如“危险”、“过来”、“食物”之类的实用表达。
要知道,13.5万年前,地球还处于末次间冰期,气候温暖但是不稳定,人类需要合作捕猎、躲避猛兽。而语言的出现,能让信息传递更高效。比如,当有人发现狮子时,一句简单的警告,比单纯的喊叫更能让同伴明白危险。
语言的出现,让人类彻底甩开了其他动物。有了语言,知识可以积累和传递。长辈能把捕猎技巧、植物知识告诉后代,而不用让每个个体都从头摸索。
在我看来,不管人类祖先当时第一句话说了什么,语言这种东西的出现,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正是有了语言,才能交流、合作,这种“知识传递”,让人类的进步速度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