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英特尔而言,AMD更像是个“山寨”起家的小字辈,其1975年首款自主生产的AM9080处理器,实际就是英特尔8080微处理器的逆向工程克隆版。然而AMD与英特尔的较量,自打我记事起就没停过。这么多年来,两家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曾登顶过性能巅峰。如今,它们的CPU产品线都相当出色,最终选哪家,就得看你的具体需求了。不过始终要记住,不是所有CPU都适用于所有任务,所以买新CPU前,最好想清楚自己要用它来做什么。
虽然AMD和英特尔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但其他一些厂商也在搅动风云。其中,对当前市场冲击最大的两家是苹果(凭借其M系列芯片)和高通(凭借其骁龙X系列芯片)。苹果的M系列芯片只应用在自家MacBook、iMac甚至Macmini电脑上,而骁龙X系列芯片则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和一些迷你主机。尽管ARM架构想在PC领域赶上英特尔和AMD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能看到市场上出现像样的竞争,总归是件好事。
低端市场
英特尔:入门级CPU力求性价比最大化。英特尔目前的酷睿Ultra 2系列CPU严格来说没有入门级产品,但前几代中倒是有合适的选择,比如i3-13100F。这款CPU没有能效核(E-cores),但配备4个性能核(P-cores)和8线程,最大睿频为4.50GHz。型号中的“F”表示没有核显,必须搭配独立显卡才能使用。不过,这也正是它能成为一款高性能入门级CPU的原因之一。对于日常上网、文字处理,甚至搭配不错的显卡玩些游戏,这款CPU都绰绰有余,只是仅4个核心会稍微限制其性能。
AMD:和英特尔类似,AMD的9000系列也没有入门级处理器。所以我们得回溯到前几代,看看锐龙5 5600G。即便到了2025年,5600G依然是一款值得入手的CPU,而且与13100F不同,它集成了显卡(Radeon RX Vega 7,相当于GTX 750 Ti)。甚至能在1080P下应付《英雄联盟》《DOTA 2》。它拥有6核12线程,最大加速频率可达4.4GHz,而且超频空间很大,能进一步提升性能。目前它的价格在800元左右(具体取决于购买时间和渠道),是英特尔13100F的两倍多。
优胜方:如果想选一款全能型CPU,AMD的锐龙5 5600G绝对是首选,因为它有核显(当然还有睿频更高一点的5600GT),但价格是13100F的两倍多,性价比就显得有些不足了。考虑到英特尔13100F散片只要300多元,省下的钱完全可以再买一块二手GTX 1060显卡了,其性能肯定远超5600G的核显。虽然5600G功能全面,但i3-13100F的性价比实在太高,让人无法再做贰选。
中端市场
英特尔:中端CPU方面,英特尔的酷睿Ultra5 245系列值得关注。该系列有多个型号,其中245K可能是大多数人的首选。245K拥有6个性能核和8个能效核,最大睿频为5.2GHz。相比酷睿Ultra5 225系列,它的性能有小幅提升,竞争力很强,甚至在一些应用中能胜过锐龙7 9600X。虽然245K的游戏性能不算突出,价格也偏高,但它支持的内存规格不错,带有核显,散热压力小,能效也很好。对于中端市场来说,只要不是重度游戏玩家,它算是一款全能型CPU。
AMD:在AM5平台上,锐龙7 9700X是中端用户的理想之选。9700X主打能效,TDP(热设计功耗)为65W,但遗憾的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性能。相比上一代产品7700X,它的提升微乎其微;如果是为了玩游戏,7800 X3D价格更低,游戏性能也更出色。不过,9700X的单核性能较强,而且如前所述,它功耗低、能效高。尽管TDP较低,但它不带原装散热器,如果手头没有合适的散热器,还得额外花钱购买。
优胜方:AMD和英特尔的中端CPU对于普通电脑用户来说都够用,但都算不上特别出色,游戏性能也都平平。9700X的单核性能可能略占优势,但酷睿Ultra 245在多核应用中与之不相上下,难分伯仲。
高端市场
英特尔:英特尔目前的顶级CPU是酷睿Ultra9 285K。这款CPU总计24核,包括8个性能核和16个能效核。5.7GHz的最大睿频使其在多线程应用中表现强悍,但游戏性能依然不尽如人意。与上一代相比,285K功耗有所降低,还内置了专门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满足AI相关需求。不过,它相比14900K更像是横向升级——英特尔为了在芯片中加入NPU,移除了超线程技术,甚至降低了最大睿频。
AMD:锐龙9 9950X是AMD当前的旗舰CPU。它拥有16核32线程,通过PBO(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精准加速超频)技术能获得不错的超频潜力。其单核和多核性能都很出色,但由于没有AMD 3D缓存技术,游戏性能有所欠缺。和上一代7950X相比,它的性能提升同样不大,从价格来看,选择7950X可能更划算。尽管9950X本身仍是一款优秀的CPU,但如果是为了玩游戏,不妨考虑9800X3D以节省开支;如果追求综合性能,7950X也是不错的选择。
优胜方:英特尔的285K和AMD的9950X各有千秋,具体要看应用程序的优化程度。
2025年谁将称霸?
AMD和英特尔目前的产品线都算不上是跨代升级。虽然纸面参数相当亮眼,但实际性能相比前几代提升不大,实在有些鸡肋。如果打算升级电脑,或许可以再等等,看看接下来会推出什么新品。不过,两家厂商也并非毫无进步,只是性能提升不够显著。在价格方面,两家的CPU定价相近,所以选择时还得考虑装机的其他配件。
能效是这一代CPU的重点,这也是部分性能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希望下一代CPU能在保持能效的同时,带来更强劲的性能。这一代产品中,英特尔似乎更注重AI,在芯片中加入了专门的NPU;而AMD则专注于3D缓存技术,这让它在游戏领域占据优势。
高端市场上,英特尔的285K和AMD的9950X性能上互有胜负。很多时候,哪款更出色取决于具体任务和所使用的应用程序。不过在游戏方面,AMD的9800X3D无疑是更亮眼的存在;尽管9950X3D性能更强,但1500元的差价仅带来帧率小幅提升,显然缺乏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