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报告围绕“人形机器人”主题,分别从轻量化路径、核心零部件机遇与产业化落地三个维度展开。东吴证券《人形机器人轻量化:产业化前夕的进修课》系统梳理了材料(PEEK、镁合金、尼龙)、结构(拓扑优化、集成化)与产业链标的;东海证券《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到量产:核心零部件机遇梳理》聚焦“从概念到量产”的关键节点,拆解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灵巧手、六维力传感器五大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突破、市场空间与国产替代逻辑。
核心结论:2025-2029年是人形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黄金窗口期”,轻量化与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是主线。
(报告原文查阅方式)
东吴证券《人形机器人轻量化:产业化前夕的进修课》
目录
PART1 轻量化:人形机器人量产前夕的进修课
- 轻量化解决续航、散热、灵活性痛点
- 产业趋势:特斯拉、优必选等主机厂发力
- 路径:结构轻量化 vs 材料轻量化
PART2 结构轻量化:方案确定后的“0成本”优化
- 参数优化(尺寸/布局/厚度)
- 拓扑优化(材料分布算法)
- 集成化(关节模组一体化、压铸复用)
- 技术瓶颈:路径未收敛、跨界能力不足
PART3 材料轻量化-镁合金
- 性能:低密度、高比强度、减震、电磁屏蔽
- 经济性:镁铝价格比0.87,降本显著
- 应用:埃斯顿镁合金机器人案例,人形机器人骨骼/外壳
PART4 材料轻量化-PEEK
- 金字塔顶端工程塑料:耐250℃、耐腐蚀、可注塑
- 成本:氟酮占原料成本50%,工艺壁垒高
- 应用:谐波减速器刚轮(减重70%)、滚柱丝杠(耐磨减摩)
PART5 材料轻量化-尼龙
- PA6/PA66:柔韧性与刚性平衡,汽车/机器人成熟应用
- 格局:PA66集中(神马股份/英威达/华峰集团CR3=75%)
PART6 产业链标的梳理
- 科达利:PEEK谐波减速器龙头,布局关节总成
- 肇民科技:汽车精密注塑件切入机器人
- 恒勃股份:进气系统轻量化,国产替代
- 旭升集团:压铸工艺复用,镁合金结构件
- 宝武镁业:全产业链镁合金,绑定埃斯顿
- 中研股份/新瀚新材/中欣氟材:PEEK原料-制品全链条
- 南山智尚:UHMWPE纤维拓展机器人腱绳
东海证券《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到量产:核心零部件机遇梳理》
目录
一、人形机器人行业兴起
- 政策驱动: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具身智能”
- 量产节点:特斯拉2026年5万台→2029年百万台,Figure AI、智元等跟进
二、谐波减速器:国产量产提速
- 应用:人形机器人肩/肘/腕关节,单机14台
- 市场:2029年全球需求1400万台(84亿元),哈默纳科扩产不足
- 标的:绿的谐波、科达利、国茂股份、瑞迪智驱
三、行星滚柱丝杠:国产突破量产
- 技术:替代滚珠丝杠,小体积+高精度+长寿命
- 市场:2029年人形机器人增量112亿元(100万台×14台×1000元)
- 标的:新剑传动(特斯拉定点)、双林股份、五洲新春、恒立液压
四、无框力矩电机:国产性能超越
- 优势:高扭矩密度、集成化,契合人形机器人关节
- 市场:2029年增量140亿元(100万台×28台×600元)
- 标的:步科股份、雷赛智能、昊志机电、卧龙电驱
五、灵巧手:技术迭代升级
- 方案:自由度从11→22,多模态感知(触觉/视觉/力觉)
- 市场:2029年需求200万只(300亿元),成本降至1.5万元/只
- 标的:兆威机电、雷赛智能、江苏雷利
六、六维力矩传感器:成本不断压降
- 壁垒:解耦算法、标定工艺、微米级加工
- 市场:2029年人形机器人增量120亿元(400万只×3000元)
- 标的:柯力传感、坤维科技、宇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