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芮俊韬 李潇)今年,溧阳市为城市安全插上了“翅膀”——21座无人机机场如“空中哨兵”般分布在全市12个板块,城市管理、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共享这双“千里眼”,织就了一张全天候、全地形的消防智能预警网。
火情一起,指挥中心一键启动“空—地”联动:最靠近火点的无人机机场舱门自动打开,无人机三分钟呼啸到场,4K云台实时直播烈焰、浓烟和被困者位置,画面同步回传,为后方研判提供第一手情报;空中抛投、喊话、热成像模块与地面云梯、水炮无缝衔接,空地火力精准咬合,单点灭火瞬间升格立体攻防。
在夜间低光环境下,传统监控束手无策,机场值守的无人机却自带“夜视眼”——高清红外热成像仪一秒锁定高温核心,火点坐标、火势强弱、蔓延方向即刻显现;数据经5G链路持续回传,指挥大屏同步刷新,前方战术、后方调度据此实时校准,救援节奏快一步、准一度。
依托无人机智能体系,消防部门借助救援大数据深度分析,精准锁定辖区火灾高风险区域,并利用无人机机场实现对这些区域的有效覆盖监测。同时,无人机机场对高风险区域进行二、三维正射影像采集,生成清晰直观的火灾风险地图,为科学制定火灾防控策略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撑。
除了侦察预警,溧阳消防还与应急管理等部门合作,引入了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无人机,完善了无人机飞手培训实践机制,为守护城市消防安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