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升降式避雷针直击雷防护装置一般多高
编辑:薛红
野外升降式直击雷防护装置的高度设计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防护范围及抗风性能等需求综合确定。其常见高度范围及选择依据如下:
1. 标准高度范围
基础型:
5–20米:适用于野zhan部队、临时ying地、野外作业等场景,闭合高度通常在1.2–3米,便于车载或人力运输。例如,手动升降杆避雷针的常见高度为5米、7米、9米、11米等,主杆重量15–45kg,适合快速部署。
10±2米:部分用或应急设备要求升降杆展开高度为10米,防护直径≥66米,满足一般野zhan需求。
高海拔/大型设施型:
20–60米:针对机场、雷达站、山区铁塔等场景,需覆盖更广的防护范围。例如,高海拔机场的升降避雷针可连续调节至60米,以应对强雷电活动。
定zhi化高度:
3–35米:便携式移动升降杆可根据需求定制,如3米低矮部署或35米高空防护,闭合高度1.5–2.1米,适配不同任务。
2. 高度设计关键因素
防护范围计算:
采用滚球法确定避雷针高度,确保保护半径覆盖目标区域。例如,雷达站要求避雷针高于天线顶2–3米。
抗风与稳定性:
高度越高抗风挑zhan越大,需通过材料(如碳纤维、铝合金)和结构优化。
环境适应性:
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需增加高度以弥补保护半径减小的问题 。
ji端温度(-40℃~+70℃)影响材料强度与升降机构性能,需选用低温润滑脂或液压加热装置。
3. 应用场景示例
场景 建议高度 依据
临时ying地 5–15米 轻量化设计,快速布设
雷达站/机场 20–60米 动态覆盖大型设备
山区铁塔 15–30米 应对复杂地形与强雷电
车载应急通信 3–20米 闭合高度低,便于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