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装完自己的最后一台电竞主机已是几年前的事,当时还处于学生时代的我热衷于网络游戏,时常畅想自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电竞房和电竞主机,畅玩各种3A大作的场景。直到半年前,我发现自己学生时代那颗狂热又躁动的的心没了,可能是现实里太多的事儿缠着,曾经那颗无忧无虑、能全身心扑在电脑游戏里,享受纯粹快乐的心,现在再也找不回来了。
说实话,我那台用了五年的台式机(i7-9700+G TX1650Ti)最近越来越像个 “鸡肋”—— 性能倒是还够用,但每次打扫卫生时看着它占满整个桌下空间,听着机箱里风扇时不时的 “呼呼” 声,就忍不住叹气。
前阵子搬家,光是搬运这个大块头就费了我半条命,当时就暗下决心:下次换机,一定要买个小一点的。恰逢某一天,同事突然凑过来:"帮我装台能带出门炒股的电脑呗?" ,我心想 这不就是我蹲了半年一直想买的设备吗!,一时心血来潮之下我翻遍了各大电商平台,没想到给我推荐的全都是这种手提式的ITX主机(看着自己角落里布满灰尘的ITX机箱,心想都是自己所走过的血与泪的教训)。
这ITX主机块头那么大,真的适合移动办公吗?(脑海中浮现出同事出差一手提电脑,一手拿背包的场景)
转机出现在某个摸鱼刷小红书的下午……
我突然刷到一篇技嘉Brix的种草笔记,瞬间被这个巴掌大的小方块击中了,没想到电脑还能做到如此之小!
看参数时确实心动:12代i7处理器+三屏输出接口(双HDMI+DP),体积还不到普通主机1/3。但作为常年浪迹于DIY界的数码博主,总担心这种迷你主机准系统(不含内存硬盘)的配置会不会踩坑,比如如此高的配置散热够不够给力?扩展性到底如何?为了帮大家实测避坑,我已经火速在抖音商城浩鑫微控电脑专营店下单,准备从开箱到实测给大家做一期深度测评!想看我重点测试哪些方面?欢迎留言告诉我~
GIGABYTE 技嘉 Brix 迷你PC开箱考虑到小体积主机在散热方面的限制,为求稳妥,我最终选定了技嘉i5系列的GB-BRi5HS-1235这款准系统主机,准备动手开搞啦!
拆开纸质的外壳,主机一台,说明书,螺丝包,电源,电源线......配件还不少, 可当我把主机拿出来,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这主机也太小了吧,跟我想象中拆大型台式机时那种震撼感相比,它显得格外袖珍。我瞅着手里这个“迷你小可爱”,心中满是新奇;
就连标准ATX电源也改成了小型适配器,但好在这款适配器是三大电厂之一的全汉代工,做工细致,100~240V宽幅输入,DC 19V-6.92A输出,标称功率135W。这里要吐槽一下电源线,原配的电源线是欧标梅花口电源,国内根本没法用就算了,找了半天家里都没有,最后不得不用家里的电饭煲线将就一下,幸好卖家及时的补发了。
最后瞧瞧这配件阵容,简直“寒酸”的可以,SATA线就可怜巴巴地给了一根,这是打算照着台式机的样子,给咱来一场“迷你版配件大派送”吗?
不过呢,这线可不是标准的SATA线,而是技嘉迷你主机专用,就跟给了个“专属定制小玩具”,你就说这算不算稀有货?接着再拿来和鼠标做对比(不要吐槽我实在拿不出比这更般配的东西...)
这小主机仅比鼠标大了没多少,重量只有600g。
那可是相当便携啊,啊,我都能想象到下班后的场景了:我左手像揣着宝贝似的揣着个主机,右手把适配器往裤兜里一塞,再背上我那沉甸甸的背包,风风火火地回到家,接着当那忙忙碌碌的“牛马”。嘿,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核动力驴”嘛,一天到晚不停地转,停都停不下来!
GIGABYTE 技嘉 Brix 迷你PC外观前面那些可都是纯纯的吐槽大放送哈,接下来可就轮到我来“大展身手”啦!嘿嘿,你懂个啥呀,我这叫“欲扬先抑”,就跟唱戏似的,先来点小插曲,后面才有大惊喜呢!接下来咱就好好秀一秀这款这GIGABYTE技嘉Brix迷你PC的外观。
正面磨砂质感的外壳,侧边框圆润细腻,做了抛光处理,前面板有4个蓝色USB3.0接口外加一个麦克风耳机音频口,后置面板齐聚网口,双HDMI,双USB/DP接口(后边查了一下这是正常USB-Type-c融合了DP视频传输的功能,可同时支持传输数据信号和视频信号)与DC供电口。整体接口在迷你主机中算得上丰富,唯一的不足就是没有雷电接口,这要是放了Intel NUC小主机上早就成了槽点了;不过对于一个炒股玩家这种接口确实没什么用,毕竟家里的独显主机也一直在吃灰。
侧边两侧都是通风口,一侧进风(蜂窝状开孔),一侧出风(散热鳍片一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风道。机身底部做了突起设计,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背面下部一排格栅也是风扇的进风口,这空间看起来还挺通透,这也算是专为迷你主机考量的吧
GIGABYTE 技嘉Brix迷你PC拆机安装作为一位轻车熟路的装机佬,装机这点东西对我来说简直小菜一碟,正好我手头自备了笔记本专用内存条与一条金士顿硬盘。这可是我在DDR4内存条大跳水时一手屯的正品颗粒内存,当时可是经过我的仔细研究正品三星内存靠近金手指部分的电阻是白色的。
正常来说吧,单根16G内存条已经足够日常使用了,但是对于单靠集显的机子,双通道内存显得特别重要(毕竟双通道可以使显存带宽翻倍)。
硬盘这次仍然选用祖传金士顿NV2固态,虽然PCIe3.0的速度不算出色,但好歹比另买一条固态划算。
拧开背板4颗螺丝,主板方方正正的摆放在眼前,主板结构清晰的展现在眼前:这种设计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两条笔记本内存常用的SO-DIMM插槽,前后的I/O接口,一个M2 2230的网卡(可拆卸),一个带散热片的 M2插槽,一根排线连接了一个M2 拓展板,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设计堪称完美,完全利用了整个方形的空间)。
这款用于拓展M2接口的模块着实令人称赞。和台式机电源线与数据线分离的设计不同,技嘉的这款小主机对相关线路进行了集成处理,拓展线十分纤细,而且采用侧插的连接方式。要知道,竖插排线容易因空间问题导致挤压,而侧插接口的设计则能有效避免这一问题,为排线和接口的稳定连接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依据官方说明书指示,该硬盘拓展接口具备M2与SATA拓展功能。它既能支持同时拓展两根M2固态硬盘,也能将拓展配置更换为1块M2固态硬盘搭配1块2.5寸SSD固态硬盘,可灵活组成“3块M2固态”或“1块M2固态 + 1块SSD固态”两种存储拓展方案。
如果作为轻度办公使用,仅需单独拓展一个2.5寸SATA硬盘(用于存储资料的同时又可降低成本)。或者有存储需求,也可以替换位两个M2接口,用于轻型NAS或者更多的数据存储,用法多样,满足多种需求。
既然已经拆开外壳,不如直接拆开整块主板看看里面是否暗藏玄机。话不多说,直接开搞
没想到整个主板仅用一颗螺丝固定,毫不费力的拆下,顺便用手指翘住其中一边就可取出整块主板。
底部有一枚涡轮散热风扇,就是这枚风扇通过铜底座和散热鳍片将cpu热量吹出,整个风扇占据了主板80%的面积,虽然和台式机风扇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体积也足见了技嘉主板扎实的做工。
侧面通过两根铜线绕过板底连接另一面无线网卡上的金属触点(可别小看这两根铜导线,缺少了可连信号都搜不到)
最后附一张技嘉迷你主机的全景照:
GIGABYTE 技嘉 Brix 迷你PC使用体验前面只顾着大秀外观了,晒了一圈竟然忘记了正事,我可是来分享使用体验的🤔作为一台面向消费者的迷你主机,光长得好看可远远不够,实用性必须得摆在第一位。我可不想陷入资本主义的陷阱中,被花里胡哨的跑分软件迷惑了双眼,到头来发现那不过就是给自己寻求心理安慰。
接上外设和I/O,装好系统(此处省略1000字.....) 首先打开图吧工具箱查看一下CPU参数,Intel i5-1235U低压处理器,TDP功耗15W,核心频率1.3Ghz,加速睿频4.4Ghz,2+8核心+12线程(硬生生的数据摆在面前并没有什么概念)
为了对这颗U有个直观的认识,还是看下天梯图吧.....😂 图片截取自笔记本CPU性能天梯图(来自驱动之家):
图中可以看到,这颗U的性能和i7-1185G7处理器相当,在标压处理器中和i5-10400H的性能接近。没想到Intel牙膏厂名不虚传,居然沦为和标压处理器落后两代的产品相提并论......
再看显卡平台,这次12代1235U的低压平台搭载的均为Intel Iris Xe核显,自从Intel 11代开始,核显全部由Intel UHD 系列核显升级为Iris核显,主要提升在EU单元和主频上,当然在制程工艺上也得到了提升。
下附Iris核显和UHD核显参数对比:
由此可见,跟上一代UHD相比,Iris系列显存带宽翻了几乎一倍,制程工艺也精进到了10nm,俗话说的好,买新不买旧还是很有意义的。大秀了一圈主机参数,不知道你有没有流口水呢🤣
什么?你说: “我还想再观望观望......”。
那好,既然在坐的各位不想做第一位吃鱼头的人,那这人我来做😏 下面我就分场景的全面体验一下这台迷你主机。
场景一:书房/卧室
说起使用体验,自然要从日常使用场景说起,像网络聊天、网页浏览、刷微博,还有使用办公软件等等,这些都没什么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回溯到十年前,大家干的也基本是这些事儿。虽说如今对设备配置的要求多少有些提升,但幅度其实并不大。
就拿我所在单位来说,前半年都还在使用搭载酷睿2四核E7400处理器的电脑,甚至还有更老旧的机器,在没有安装各种冗余软件全家桶的情况下,这些老设备也完全能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
如图,火狐浏览器打开10个网页,挂载QQ,微信的情况下,CPU利用率仅不到20%,核显负载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唯一满载的竟是我的网速,不过技嘉这款小主机的网卡可是标称的2500Mbps, 看来是时候将我的宽带套餐升级到1000Mbps了。。。😅
网上冲浪这种小case确实发挥不出来小主机真正的性能。那不妨我们就给他上点强度:YouTube在线播放4K 视频
由于网速原因,视频会间歇性的转圈,不过经过缓存后视频播放还是相当流畅,GPU占用仍然只有20%上下。既然基础的网上冲浪毫无压力,那我们就直接上专业性的软件😈
场景二:工作场景
倘若这台电脑仍然能够胜任专业场景的使用需求,那么是时候让我那台体积庞大且笨重的台式机吃灰了
简单测试了日常使用的三款软件,分别是:PS 2025,VS Code、Fusion 360免费版。说一下我个人的使用感受:本人主要从事一些软件开发工作,在使用VS Code编辑代码以及跑一些测试用例时,整体体验非常流畅,并且搭配双屏输出,可以做到副屏看样例,主屏写代码,并且机身可以壁挂在显示器背后,节省桌面空间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作效率(已经受够了笔记本当副屏日子😌)。
PS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修图软件,对这台小主机来说自然也不在话下,在使用平面作图工具时全程流畅不卡顿,至于Adobe旗下的另外两款视频编辑软件,这里就不大费周章,官方标称的32G内存+独显起步。这里就显得太难为这台小主机了。
Fusion 360作为一款轻量级的建模软件,相比于SolidWorks和Auto CAD使用方式更加简洁,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刚好。测试几轮下来说一下我的使用感受:简单建模场景下拖动还算平滑,但是对于复杂的例程就有些不跟手了,任务管理器GPU占用率波动明显,使用体验上并没有独显主机好。
在这由衷的劝告各位建模爱好者,倘若你渴望在建模的世界里驰骋,那么选择一台 独显主机或许会是你更明智的决策。当然如果你只像我一样小打小闹,偶尔心血来画一把匕首,那么安心入手这台迷你主机肯定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场景三:娱乐场景
工作场景的表现咱们已经唠得差不多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地“穿梭”到娱乐场景,看看它在这里又会有怎样精彩的表现呢
至于游戏性能,我就不对他要求太高,毕竟市面上的3A大作层出不穷 眼花缭乱,许多游戏已经失去了娱乐的属性,转而成为了衡量电脑性能的代名词。而我的需求很简单,闲暇之余能玩把英雄联盟就足够了啊😏
下附实时视频拍摄图片:
场景四:NAS存储
一想到这台主机配备的三根M2插槽和一个2.5G网口,这就让我想起了NAS网络存储。 如此强大的硬件拓展性,让人不禁萌生将其打造为个人NAS的想法。据说当下备受推崇的飞牛NAS系统已进行了功能升级,新增的飞牛影视模块支持全网资源智能搜刮,并能自动生成精美的海报墙展示界面。
但是话说回来,飞牛NAS属于私人网络共享设备,使用体验与个人家庭网速息息相关,我的百兆网线下的飞牛NAS可能并不尽人意😢,这是我用另一台电脑在共享磁盘中拷贝文件的速度,20M已经到达了百兆网口的上限...
出于体面呢在这呢就先不体验这款飞牛系统了,不知评论区哪位大佬可以施舍我一根千兆网线呢🤩
最后,NAS黑群晖用户经常吐槽的功耗问题在这台小主机上表现又怎么样呢?在此也顺便观察一下吧(由于UP没有硬件功耗仪器,就先用AIDA64的CPU传感器参考一下吧😏)
功耗待机CPU功耗:
日常网页浏览与播放视频影音时的功耗:
整体CPU功耗释放维持在3-10W左右,可见技嘉对这款低压12代处理器的功耗控制还相当不错的?
GIGABYTE 技嘉 Brix 迷你PC使用总结又到了一篇一度的总结环节,技嘉这款迷你主机作为继Intel NUC之后的又一力作,以其小巧精致的机身设计、丰富全面的接口配置以及出色的能效表现,成功在迷你PC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它虽无法媲美高端独显DIY主机的极致性能,却以短小精悍、静音低耗的独特优势,完美满足了追求便携性、空间利用率及安静使用环境的用户需求,再次印证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产品哲学。无论是作为家庭娱乐的中心,还是移动办公的得力助手,技嘉迷你主机都展现出了非凡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大家觉得这款迷你主机如何呢?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评论,分享您的使用体验与见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