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吸血公司”之前,先学会识别它们的獠牙
“月薪四千五,身兼六职,单休、年假五天,还要会 PS、剪视频、陪客户喝酒。”
这不是段子,是招聘网站里真实存在的岗位描述。更离谱的是,有人真的去试了,三个月后带着颈椎病和抑郁症一起交了离职申请。
当公司把“超值套餐”包装成“重点培养”,把“客户虐我千百遍”美化为“高标准严要求”,你需要的不是自我感动,而是一把能割开糖衣的刀。以下四个信号,一旦同时出现,别犹豫,跑!
一、KPI 不是高,而是反人类正常 KPI:努力跳一跳,能够到。
吸血 KPI:每月 500 条原创视频、3 天出 10 套方案、日更 500 条内容——这不是绩效,是祭天。
判断方法:
1. 把指标拆成小时,发现一天需要 48 小时才能完成;
2. 同事永远招不满,离职率半年内飙到 50% 以上;
3. 领导口头禅:“能干干,不能干有的是人。”
出现任意两条,立刻更新简历。
二、招聘启事就是“坦白局”一份岗位描述里塞满“前台+行政+人事+财务+设计+运营”,本质上是老板在公开摊牌:
“我既不想多招人,也不想多花钱。”
同理,凡是“弹性工作”后面跟着“24h 在线”,凡是“年轻有活力”后面跟着“抗压能力强”,都把潜台词写在了括号里:
我们要的是一块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还要自带电池。
看到这类 JD,别抱幻想,划过去就是止损。
三、客户不是上帝,是奴隶主正常的甲方:要求清晰、付款及时、尊重专业。
吸血型客户:不给素材、不给时间、不给预算,却要求你三天做出《流浪地球 3》。
更惨的是,公司不仅不替你挡刀,还把你递到刀口:
“客户虐你千百遍,你要待他如初恋。”
当熬夜通宵成为常态,当微信红点恐惧症开始影响睡眠,记住:客户不会为你的医药费买单,公司也不会为你的墓志铭写“他满足了所有无理要求”。
四、管理层把“画饼”当主食面试时说“期权激励”,入职后改口“公司现在困难,大家共克时艰”;
年会吹“明年上市”,结果第二年连年终奖都缩水一半;
领导每天都在群里发鸡汤:“不要问公司给了你什么,要问你为公司贡献了什么。”
如果管理层只靠 PPT 和口号续命,业务数据和现金流却一年比一年难看,别怀疑——你就是那张被反复画、却永远吃不到的饼。
如何体面撤退,而不是狼狈逃离1. 先算清“失血点”:工资是否按时发?社保是否足额缴?加班是否只能换调休?
2. 再评估“回血能力”:离开后三个月的生活费够不够?核心技能是否足以跳槽?
3. 最后确定“撤退路线”:
① 在职期间悄悄刷新简历、约面试,避免裸辞;
② 保留打卡、加班、工资条记录,防止克扣;
③ 离职面谈只谈“个人职业规划”,不吐槽、不撕逼,给自己留后路。
写在最后职场里最悲哀的,不是被裁,而是被榨干后还相信自己“不够努力”。
真正的好公司,买的是你的专业、你的时间、你的创造力;
吸血公司,买的是你的健康、你的情绪、你的底线。
当一份工作的成本开始高于收益,别被“坚持”两个字绑架。
及时止损,不是懦弱,是成年人对自己最基本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