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8月4日,2025年“共创未来”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以下简称“创客大赛”)总决赛暨2025国际青少年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交流营(以下简称“机器人创新交流营”)颁奖典礼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院举行。两大活动吸引来自中美近500名青年创客和200名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土耳其、瑞士、波黑、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共同参与,展开跨领域、跨文化的深度碰撞与交流。
创客大赛总决赛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机器人创新交流营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创客大赛自2014年创办以来,始终秉持“共创未来”的主题,已累计吸引超过8万名中美青年才俊热情参与,孕育产生了近2万件充满智慧与创意的作品。本届大赛设立职业院校专项赛道,推动创新教育普惠化;设立“中美联合组队”奖项机制,强化协作基因。
创客大赛总决赛现场,中美青年创客们齐聚一堂。路演答辩环节,青年才俊们全情投入,展现出非凡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为期两天的激烈角逐中,涌现出一批关注可持续发展、富有社会意义且兼具实用价值的新颖项目作品。
机器人创新交流营汇聚来自多国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在为期三天的密集交流与协作中,各国青少年突破语言与文化壁垒,携手并肩展开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实践。
创客大赛主赛道角逐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7名、三等奖24名及优秀奖若干;职业院校分赛道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及优秀奖若干。1支中美联合组队获“中美青年合作优胜奖”,另有13支队伍获得“中美青年合作奖”。晋级决赛主赛道及分赛道项目最多的院校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得“最佳组织奖”。大赛筹划组织过程中,为促进中美人文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付志勇、李滨、李振之、石江宏、王昱东、郑岩峰获得“中美人文交流贡献奖”。
机器人创新交流营活动分别产生1支科技之星、5支空中竞技之星、5支探秘之星和5支团队精神之星共16个团队奖项,表彰在创新精神、无人机操控、机器人编程、团队协作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少年团队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