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温州教育发布)
当青年教育工作者遇上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教育火花?近日,温州市教育局的青年学习小组开启了一场“未来教育头脑风暴”,40余名90后青年教育工作者用AI技术探讨他们眼中,温州教育的“十五五”蓝图——“数智赋能,青创未来”,这群年轻人正在用代码写诗,用数据作画!
AI+教育=?
三位青年教育工作者的“黑科技”答卷
AI让统计数据更有质量
市教育评估院青年教育工作者 刘舒畅
“老师上课有没有感染力?学生课堂情绪如何量化?”市教育评估院的刘舒畅介绍道,他们直接给AI装上了“情感雷达”,利用课堂文本智能比对分析工具,提取生成“ANTUSD情感词典”,能智能分析师生互动氛围,连学生课堂上的小兴奋、小走神都逃不过AI的“火眼金睛”,轻松实现师生互动情感氛围、学生课堂学习成效等情况的量化采集和智能分析。教育评估从此告别“凭感觉”,秒变“科学实验室”,有效助力教师更加精准教学、学生更加高效学习。
AI让数据易懂且易用
市教育技术中心青年教育工作者 汪淑妍
海量教育数据怎么用?市教育技术中心的汪淑妍搬出他们的两大智能化工具——“QuickBI”和“FastGPT”,把杂乱数据变成“教育晴雨表”。汪淑妍介绍道,近年来,市教育技术中心升级建设好学温州2.0云平台,打造了集合数据集成、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输出等功能的DataPhin数据中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个性化学习路径。
AI赋能学前智慧教育“三朵云”
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青年教育工作者
徐冰瑶
幼儿园小朋友也有AI“守护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的徐冰瑶分享了学前领域“三朵云”智慧教育新样态探索,通过“云呵护”“云慧玩”“云管家”破解学前领域保健保育、教育教学、后勤管理三方面难点堵点,实现幼儿园管理智能化、教学个性化、服务精准化。
名师点评:
青年教育工作者要当“π型人才”!
温州市名师林春的点评引发全场共鸣:“过去要求你们做专精的‘T型人才’,现在要升级成‘π型人才’——一专多能+AI加持!”她引用教育部怀进鹏部长的话发问:“智能时代,教育何为?”她鼓励青年教育工作者在AI时代浪潮下,既要更快成长为主责主业的行家里手,也要积极拥抱、熟练掌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争做发展型、创新型、竞合型的复合人才。
“乐思盒”出道!
温州青年的教育狂想
活动还推出了青年学习研讨品牌——“乐思盒”(谐音温州话“老师好”,旨在打造一个个“快乐思考的盒子”,迸发无数奇思妙想),不仅为青年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碰撞思想、启迪智慧、展示才华的高能平台,更希望打造一个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未来教育领军人才的孵化池,为温州加快打造“优质均衡、数智融合、引领未来”的教育强市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看到大家提出的‘数据治教’‘城乡均衡’‘未来学校’等创新思路,充分展现了青年教育工作者们对温州教育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前瞻视野。”市教育局秘书处负责人在点评时表示,下一步将优化平台、创设载体,鼓励更多青年教育工作者立足实践、锐意进取,在推动温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与人生价值。
未来已来!
期待这群“π型青年”
继续以技术赋能教育创新!
编辑: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