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崂山融媒”消息,近日,浪潮智慧科技与励图高科携手成立的合资公司——山东浪潮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完成注册。
这一重量级项目的落地,标志着崂山区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海洋产业发展上迈出坚实一步。
浪潮智慧科技“牵手”励图高科的布局背后,折射出其怎样的战略深意?
作为浪潮集团旗下的核心产业,浪潮智慧科技自2022年成立以来,便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深耕智慧交通、智慧水利等领域,其打造的“智慧交通云平台”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28个省市,在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与服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而此次“牵手”合作的另一方励图高科则是国内智慧海洋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深耕海洋行业数十年,先后承担了广西、浙江、辽宁三个省的省级智慧海洋规划项目,青岛、烟台、惠州等二十多个地级市的智慧海洋规划项目,不断为政府部门监管海洋、保护海洋、发展海洋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支撑。
此番强强联合,双方计划整合励图高科在海洋领域的数据、技术及优秀实践案例,依托浪潮集团的计算资源与全球市场网络,构建起“技术+场景”的双轮驱动创新模式,推动海洋经济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升级发展。
为何选择青岛?
此次合资公司选择落户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首先是看中青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
作为山东省唯一海洋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崂山区于2025年7月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三年新增AI产业链企业不少于100家”的目标,并规划建设规模超3000P的智算中心,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力底座。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岛在2023年便发布《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提供最高1000万元房租补贴、普惠性算力服务等17项措施。
这种“政策+资金”的双重保障,为合资公司提供了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支持。例如青岛数据集团、中科星图低空云科技等27个重点项目已先后落地,形成“技术-场景-市场”的闭环生态。
若说政策是“催化剂”,那么青岛得天独厚的海洋经济基础则是“根基”。
眼下,青岛已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其中,青岛港作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2024年货物吞吐量突破7.1亿吨,在航线方面为合资公司提供丰富数据资源;在海洋渔业方面为公司开发海洋牧场管理平台提供实战场景;在海洋生物医药方面为企业研发海洋药物模型提供技术支撑。
挑战与机遇
高科园管委人工智能产业促进部负责人表示:“浪潮智慧海洋的入驻,是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强大吸引力和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效应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为园区增添了重量级的产业主体,更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加速集聚。”
尽管其前景广阔,但合资公司仍面临跨越技术转化与市场竞争的双重挑战。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要求模型快速适配深海探测和远洋渔业等场景,而国内在高端海洋传感器、深海探测装备等核心技术上仍依赖进口,长期发展仍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
不仅如此,青岛已有国实科技等企业布局智慧海洋,合资公司需在垂直领域大模型、智能装备等赛道建立差异化优势。
针对这一项目,高科园管委表示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强化要素保障,营造更优的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支持浪潮智慧海洋在崂山扎根发展、做大做强。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高端人才、创新资源集聚,推动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青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贡献力量。
从“制造”到“智造”,浪潮集团与励图高科的“携手”,不仅是技术和资源的强强联合,更是中国海洋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