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温度65℃,漠河热晕了学生。”2025年6月,中国最北端城市漠河的气温计指向了历史高位。在东北55年未遇的高温炙烤下,学生们在操场扎帐篷过夜的画面在社交媒体刷屏。
与此同时,小米副总裁王晓雁在微博上公布了一个惊人的销售数据:自6月24日开始,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小米空调销量最高达到了去年同期的20倍。
奥维云网随即发布的数据更令行业震动:6月小米空调在线上市场占有率已达16.5%,与格力差距缩小至不足1个百分点。
而过去几年多次公开批评小米的董明珠,面对这一数据却保持了不寻常的沉默。
01 热浪突袭:一场天时地利的完美风暴
东北地区正在经历的气候异常,成为了这场商战的直接导火索。
2025年夏季,东北遭遇55年未遇的持续高温,连素有“中国北极”之称的漠河也连续多日气温超过35℃。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空调成交额分别激增700%和400%,整个东北地区空调成交额同比上涨418%。
这场高温暴露了东北地区空调普及率的严重不足。
据统计,东北城镇每百户家庭空调保有量仅23台,远低于全国平均的171.7台。这种巨大差距源于东北地区以往较为凉爽的夏季气候,使得空调安装量长期低迷。
“空调品牌们宁可瞄准海外市场,也没有继续攻克这块市场空白带。”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如此评价东北市场。
这波突如其来的高温,为空调企业带来了一个意外的高增长机遇。而反应最快的小米,成为了这场“泼天流量”的最大受益者。
02 逆袭七年:小米空调靠什么打穿巨头防线?
小米空调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野路子”。
早在2018年,小米就试水空调业务。但当时连前五都挤不进。直到2024年冲到线上第三,才真正站稳脚跟。2025年一季度,小米空调销售额同比暴增102.7%,已经稳居全国第四。
小米靠什么?不是靠吹牛,是靠理解人。
对年轻人来说,空调不是简单“制冷机器”,而是生活质量的一部分。小米设计挡风板、强调柔风感、强化智能互联,全是击中年轻用户的点。这种“用户洞察+价格优势”组合拳,撕开了传统品牌布下的铁幕。
在大家还在争论“是不是智能”时,小米已经让用户能用手机远程操控家里温度。
03 董明珠沉默背后:格力还能压得住吗?
曾几何时,董明珠是小米最强劲的对手。她多次公开批评小米“不靠谱”“不安全”。最狠的一次是小米汽车起火事件,她直接开炮:“格力几十年从不出事,这才叫技术。”
但这一次,面对小米空调线上份额紧咬格力,董明珠选择了沉默。这不是她的风格,但也许正说明,她心里清楚,战局在变。
小米是线上起家的品牌,格力强在线下。从数据看,格力线下市占率仍遥遥领先(28.31%对比小米的0.66%),但线下这盘棋能撑多久?消费者习惯变了,线下体验不再决定一切。尤其是“95后”、“00后”开始主导家电消费,他们认品牌不如认体验。
董明珠不说话,不代表她没动作。她正在把全国2万多家格力门店改成“董明珠健康家”,全面转型体验式消费。但这场转型慢一拍,给了小米窗口期。
04 刀刃开始变钝:价格不再是小米唯一的优势
但小米也并非高枕无忧。2025年5-6月,空调销售黄金期,小米空调的线上份额反而略有下滑,分别减少0.5%、2.39%。而美的、华凌、海尔通过集体降价,反超小米。
美的均价2694元,海尔2563元,小米2173元。原本几百块的价格差,现在只剩100出头。
这是小米最大的风险。因为它的利润率只有1.5%,几乎没有降价空间。继续卷价格,小米会先出血。而传统巨头不差这点利润,打持久战,小米吃不消。
同时,智能化不再是小米独家。格力、美的都在推AI空调,还接入大模型。过去小米引以为傲的“米家生态”,现在别人也做得差不多。
05 渠道之战:门店才是空调行业的主战场
行业老话说得明白:空调最终拼的是渠道能力。
小米虽在线上风生水起,但线下份额不到1%。没人会在商场里看到几百台小米空调,更不会有学校、写字楼批量采购小米。
这就是它的阿喀琉斯之踵——缺乏广泛的渠道网络,无法承接B端大单。
根源在于利润。小米靠极致性价比起家,但净利率低得吓人,留给经销商的空间也有限。而格力、美的拿出10%的利润做渠道激励,经销商自然更愿意卖老品牌。
不过,小米也不是没有布局。2025年初至今,它新开4000家门店,大多围绕小米汽车进行复合运营。面积大、流量足,也能带动家电展示销售。这可能是小米突破线下困局的一条捷径。
06 工厂+出海:第三增长曲线准备接棒
小米空调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线玩家。
去年11月,小米在武汉开工建设家电超级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这是继手机、汽车之后,小米的第三座重资产工厂。它不仅意味着更强的产能,也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议价能力。
同时,小米还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2025年,小米将在东南亚大规模推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产品,补齐出海短板。
雷军的目标很明确:空调业务2030年冲进国内前二。这不仅是挑战格力的底线,也是对小米整个“第三增长曲线”的一次压测。
07 极端天气,只是开始
东北高温像一记闷棍砸开了空调行业的沉睡闸门。但这不是一锤子买卖。
数据显示,中国城市百户空调保有量为175台,还未触及饱和点,农村更低。而从海外看,东南亚等市场空调普及率远低于中国,未来十年空间巨大。
这是一场渠道、产品、品牌、生态、效率全方位的混战。
小米不是那个“替代者”,它是那个“搅局者”。
但格局的改写,才刚刚开始。等东北的安装师傅陆续撤离临时岗位,夏天的余温还在。更持久、更激烈的“空调战争”,将在秋天、冬天甚至未来几年里,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