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沐甜科技)
原标题:耿马探索资源变现多元路径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新路径,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解锁资源变现的“增收密码”。 立足蔗糖产业优势,全力打造产值突破百亿元的蔗糖全产业链集群。通过生产精制糖、可降解餐具、酒精消毒液等十余种高附加值产品把一根甘蔗“吃干用尽”,推动蔗糖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关。 同时,以蔗糖产业链为纽带,有效助力关联企业上下游协作、配套产业互补联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进培育各类涉糖关联企业200余户,吸引55户企业入驻耿马产业园区,衍生与甘蔗产业有关的农业服务公司128家,每年可提供3500多个就业岗位。 面对“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的地形制约,耿马县向立体空间要效益。“坚果+”“核桃+”“橡胶+”等复合种植模式层出不穷,亩产值突破万元。在四排山乡佤族群众叶嘎家的10亩核桃林下,魔芋长势喜人。“林下种魔芋就像开了‘绿色银行’,今年预计增收15万元。”叶嘎说。耿马镇允捧村的俸志明则在30亩临沧坚果林下套种生姜:“9月份临沧坚果采收完后,接着进入生姜的采收期,管好临沧坚果种好姜,收入直接翻番。”这种“一地生多金”的模式,让林地变身“聚宝盆”。目前,全县仅“坚果+”复合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 巧借山地优势,科学有序布局光伏产业。按照绿色生态的理念,探索出“光伏+药材”“光伏+养殖”“光伏+种茶”等绿色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发电与种养双赢。群众既能收地租,又能发展“板下经济”,每年还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阳光收入”,更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目前,耿马县已建成香竹林光伏扶贫电站、四排山光伏发电等6个项目,总发电量7亿千瓦时,产值达2.42亿元,节约标煤4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2.93万吨,每年可带动6个村集体经济创收106万元以上。 深挖民族文化资源,培育“沉浸式旅居”新业态。孟定镇以情人湖和芒团景区为核心,构建“一核两翼”旅居模式,展现中缅边境独特风貌。南汀画院整合“农、游、购、娱、创、训、养”等功能,年销售白棉纸工艺品2万件,带动百余人就业。勐撒镇芒见村立足“傣族风情、稻米文化”,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推行“旅居+”发展模式,不断丰富旅居新业态,全力擦亮“旅居云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