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塑箱(组合滚塑箱)的技术要求涵盖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性能测试、标识管理五大核心维度,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一、材料选择要求
- 基础材料
- 需采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高性能热塑性塑料,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例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需具备抗冲击性(可承受1.5米跌落测试)和耐候性(-40℃至+80℃环境下长期使用),同时符合环保标准(可回收利用)。
- 添加剂规范
- 可添加抗紫外线剂、抗氧化剂、阻燃剂等,但需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如GB/T 2423),且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含量需低于ROHS指令限值)。
二、结构设计要求
- 尺寸标准化
- 需遵循国家标准(如GB/T 4857)或行业标准,以适配不同运输工具(如集装箱、卡车)的装载要求。例如,医疗滚塑箱常采用600×400×200mm规格,便于堆码和搬运。
- 强度设计
- 壁厚控制:根据承载重量设计壁厚(通常2-15mm),例如,存储重型机械零件的滚塑箱壁厚需≥8mm。
- 加强筋布局:在箱体底部和侧面设置加强筋,提升抗压强度(如堆码测试需承受≥150kg压力)。
- 底部结构:采用双层底板或蜂窝结构设计,增强抗冲击性(如空投测试中需承受12米高度跌落)。
- 密封性设计
- 需配备硅胶密封条或专用橡胶密封圈,确保防护等级达IP67(防水防尘)。
- 箱盖与箱体需采用精密锁扣或搭扣设计,防止运输中意外开启(如锁扣需承受≥50kg拉力)。
- 人性化设计
- 需设置便于握持的把手(如304不锈钢把手)或堆叠孔,减少搬运劳动强度。
- 可配备叉车槽或轮子,提升移动便利性(如大型滚塑箱需支持叉车装卸)。
三、生产工艺要求
- 模具制作
- 模具需采用铝合金或钢材制造,表面光滑无缺陷(粗糙度≤Ra3.2),以保证成型后箱体尺寸精确(公差±1mm)。
- 模具设计需考虑脱模便捷性,例如采用分体式结构或排气孔设计,防止内部气泡产生。
- 滚塑成型
- 加热旋转:模具需沿水平轴和垂直轴同时旋转(转速2-20 RPM),加热温度根据材料类型设定(如HDPE需200-400℃)。
- 冷却脱模:采用风冷、水雾冷却或内冷却方式,确保箱体均匀收缩,避免变形(如冷却时间需≥30分钟)。
- 后处理工艺
- 需进行修整毛边、打磨表面、去除飞边等处理,提升美观度。
- 可喷涂UV涂层增强耐候性,或喷砂处理增加表面摩擦力(如防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