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铜死亡 (Cuproptosis) 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依赖于铜离子的积累并与线粒体代谢密切相关 [1、2]。铜离子通过铜转运蛋白进入细胞并富集于线粒体,在 FD×1 的介导下还原为亚铜离子 (Cu+)。Cu+ 直接结合三羧酸循环 (TCA) 中的脂酰化蛋白,导致这些关键酶异常聚集,破坏代谢稳态;同时,Cu+ 干扰铁硫簇 (Fe-S) 蛋白的组装,损害电子传递链功能,引发线粒体能量代谢紊乱。此外,铜离子还通过消耗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系统,加剧氧化应激,最终触发不可逆的蛋白毒性应激反应,使细胞死亡 [2]。
图1.铜死亡机制
参考文献
[1] Cuproptosis: mechanisms and links with cancers[J].Molecular Cancer 2023 Mar,22(1):46
[2] Cuproplasia and cuproptosis,two sides of the coin[J].Cancer Communications,2025 May,45(5):505-524
小分子推荐
英文名称--类型
Disulfiram--Cu²+载体
Elesclomol (STA-4783)--Cu²+载体、FDX1抑制剂
Zinc Pyrithione--Cu²+载体
UM4118--Cu²+载体
Ammonium tetrathiomolybdate(VI)--Cu²+螯合剂
Penicillamine--Cu²+螯合剂
Cu(II)-Elesclomol--Cu²+络合物
数据来自于公开发表的文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