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用的时间久了,一些特定场景下的隐藏机制也都不再是秘密。
比如在日常接收文件时,难免会面临文件过期的情况。
通常来说,文件过期只会在用户长期不打开的情况下触发,一般是 14 天。
只要超过 14 天没有接收文件,再尝试打开时就会收到下图的提示。
虽说这项功能的本意,是为了避免冗余文件占据不必要的存储。
但对于不少「拖延症」患者来说,这个机制确实有些不太友好。
而就在近期,一位微博用户表示,自己终于「破解」了微信的文件过期机制。
按照该用户的说法,当文件已过期时,可以通过设置手机时间的方式找回。
比如 7 月 10 日接收的文件,只需将手机日期设置为 7 月 10 日至 16 日(7 天内)之间,就能成功找回过期文件。
同时该用户还补充道,这一技巧的前提是,用户从未尝试打开过期文件。
似乎这样一来,就能「骗过」微信的过期清理机制。
随后,该条微博也是被大家疯狂转发,相关话题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但很快,来自微信官方的辟谣就来了。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微信员工 @客村小蒋转发了这条微博,并直言这一说法「假的离谱」。
他表示,首先,微信并非基于用户手机的本地时间进行校验。
而且,微信文件的过期时间是 14 天,而非该博主所言的 7 天。
因此,未接收文件一旦客观时间超过 14 天,都会被自动清理删除。
可能正因该博主的文件并未真正过期,才误打误撞地琢磨出了这个「破解」方法。
最后,@客村小蒋还补充道,随意修改手机时间,可能会导致新保存到手机的图片和文件的排序发生混乱。
图片来源:社交平台
因此,这一操作也并不建议大家自行尝试。
实际上,类似的传闻也并非首次曝出。
早在今年 5 月份,就有一则「微信过期图片可找回」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消息来源同样展示了一种可通过聊天记录设置,找回已过期图片的方法,随后也同样遭到了官方的「无情打假」。
但说到底,这类「赛博土方」之所以能引发广泛关注,主要反映了大家对微信的一些功能需求。
就拿过期清理机制来说,对于一些经常接收大量文件的用户来说,难免会漏掉几个忘记打开的文件。
虽然文件丢失本质上是用户的疏忽所致,但微信同样可以优化相关机制,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图片来源:
比如前几年外界盛传的「云聊天记录」功能,彼时就引发了外界相当高的呼声。
即便该功能需要通过付费开通,相信也有不少微信用户愿意为此买账。
那么问题来了,你需要这项功能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