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获悉,所属产发集团联合生活服务公司创新开拓“轨道交通+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动打造“无人机+飞控平台+AI算法”的轨道交通智能化无人机巡检模式,并以北站地铁站附属地块为项目策源地进行了飞行试验,打通了低空飞行政策通道,形成了可推广的商业模式。该项目预计本月底建成投运,为低空经济在本市推广贡献轨道力量。
据悉,轨道交通智能化无人机巡检系统,通过自定义航线规划功能,灵活设定巡检路径及频次,适配不同场景需求,实时分析无人机采集的高清影像及传感器数据,提升问题事件发现效率;依托无人机机场的无人值守起降、充电及数据传输能力,配合飞控平台的智能调度,实现无人机高效巡检作业。
通过“无人机+飞控平台”的AI算法,无人机巡检从“空中摄像头”升级为“智能诊断终端”,提升了无人机巡检的效率与精准度,推动了无人机场地巡检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管理的智慧化赋能。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可对地铁附属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巡查,搭配热成像相机和近红外补光灯,无惧暗光环境,航线可进行2d、3d切换。在任务执行中通过网格化管理,如发生违停车辆、陌生人闯入、烟火点等事件,落到网格中,进行事件下派,同时关联网格员。网格员通过移动端或者PC端进行事件的处置,形成事件闭环。无人机的长焦相机,还可远距离观察车辆状态,违停车辆的车牌号也清晰可见。可查看充电桩在充电完成后,充电枪是否归位,连路灯设施的零部件也清晰可见,执行完任务可自动返航。
本项目具有示范性和推广性,可利用无人机对看管地块进行智能化巡检,是在“轨道+低空”场景内形成商业模式闭环的创新性探索,符合国家对低空经济的发展要求。同时,与轨道交通生活服务业务结合,打造地块看管的智慧化服务品牌。通过无人机信息采集,收集整理地块相关数据,为下一步拓展数据资产建设及交易奠定基础。通过部署无人机机场构建基础设施网络节点,为建设低空经济多点位连续布局及实现区域网络覆盖奠定基础,优化空域资源分配与多场景协同应用。
未来可应用场景:打造城市全域覆盖的低空遥感动态监测网,为城市公安、应急、城管、住建、能源等单位提供无人机巡查、动态监测与数据采集服务,助力城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