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小马智行”微信小程序,照日常打车流程填写上车点和下车点,几分钟后,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就被“召唤”而来。
8月1日起,浦东金桥和花木的居民,迎来了全新的出行选择——打一辆小马智行的robotaxi。
在前不久落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成为首批获准企业。这标志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迈入新阶段,让自动驾驶技术真正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一键召唤,首批robotaxi“开进”日常生活
昨日上午,记者在蓝天路蓝桉路北,通过“小马智行”微信小程序,一键呼叫robotaxi。很快,一辆标有“智能网联”标志的白色出租车从远处驶来,稳稳停靠在路边。
标有“智能网联”标志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在手机上解锁车门,进入车厢后排,随后根据语音提示,在电子屏上输入手机号后两位,阅读安全须知后,即可开始行程。
“全程请系好安全带。”“剩余1.4公里,预计4分钟后到达。”“如遇异常情况,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请您不要紧张,并按照相关指引完成操作。”电子屏上实时显示路况和行程信息,同时有语音提示乘车注意事项。
行程过程中,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车速基本和普通车辆保持一致。遇红灯停车时,会缓慢减速至待行状态。此外,变道时也十分丝滑,尽管主驾驶位上“空无一人”,亮起转向灯、旋转方向盘等一连串动作配合、衔接熟练,堪比“老司机”。
无人驾驶出租车电子屏上实时显示路况和行程信息,同时有语音提示乘车注意事项
记者还看到,副驾驶位上有毛绒玩偶“作陪”,乘客还可以在车内显示屏上播放喜爱的音乐。
到达目的地,车辆停稳之后会通过语音和显示屏文字提示乘客带好随身物品等注意事项,并提供车辆右侧的实时影像,以便乘客观察车外情况。
“行程中0次绕过障碍物、通过4个红绿灯、2次变道。”在点击付款后,手机界面上会显示行程详细信息。
起步价14元,服务区域还将继续扩容
据悉,小马智行作为首批获得上海新一批智能网联示范运营牌照的企业,联合锦江出租率先在浦东金桥和花木地区推出了面向公众常态化运营的robotaxi服务——每周一至周五早7:30至晚9:30,市民通过“小马智行”手机app或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均可呼叫robotaxi作为出行交通工具。
目前,小马智行robotaxi运营线路覆盖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啦啦宝都购物中心、世纪公园、浦东足球场地铁站等核心商圈、地标场所及热门地铁站。价格方面,参照上海市出租车收费标准,设置14元3公里的起步价。
“之后我们拓展服务时间,让大家在更多时间段可以体验robotaxi的服务。我们也会把服务区域拓展到浦东的整个开放区域内,相信不久,浦东的朋友就会在更大范围内打到robotaxi。”小马智行公关负责人戴敦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记者了解到,除了小马智行外,百度智行的萝卜快跑也计划于本月在上海开启运营服务。
此外,智己汽车即将开启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至浦东国际机场l4级robotaxi专线试运行,目前正在积累测试数据中,同时计划在临港投放一批运营车辆。
立法开路、场景赋能,助力更多企业加速“开跑”
一系列产业、立法、场景等优势,推动越来越多无人驾驶智能网联车企业在浦东加速“开跑”。
《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于2022年出台,作为国内首部面向无人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地方法规,为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落地提供了制度保障。2023年3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实施细则》对外发布,标志着浦东“未来车”正式驶上了“法治道”。
“浦东的吸引力在于政策红利和场景双轮驱动优势。”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瑜说:“一方面相关立法推动了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与智慧城市相结合,如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落地,包括打通迪士尼到浦东机场的接驳、智慧停车等场景的开发,都为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自2022年首批开放了金桥范围内29.3公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以来,浦东持续推动扩大创新应用承载区范围。今年3月,第三批758.62公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开放,至此,浦东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的总数达到681条,总里程达1000.53公里,连通金桥、张江、世博、花木、浦东机场、迪士尼等重点区域和超级应用场景。
此前,上海市经信委二级巡视员、汽车产业处处长韩大东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上海将有序扩大自动驾驶的开放区域,争取在今年年内实现浦东新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全域开放。据透露,年内开放的浦东全域不含陆家嘴等重点区域。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