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铺上新的小插曲
老李在淘宝经营着一家数码配件店,上个月刚上架了一款适用于小米 YU7 的无线充电硅胶垫。产品页面里,他特意标注了 “适用于小米 YU7 机型”,想着这样能让有需求的买家快速找到,没成想刚上架三天,就收到了平台的违规通知。
莫名的商标侵权提醒
通知里说,商品信息涉嫌侵犯他人商标权,属于 “不当使用他人权利” 违规。老李当时就懵了:“我明明写的是‘适用于’,又没说自己是小米官方产品,怎么就侵权了?” 他反复检查页面,从标题到详情页,所有提到 “小米 YU7” 的地方都明确是适配用途,没敢有半点越界的表述。
一波三折的申诉路
抱着疑惑,老李提交了第一次申诉,详细说明了产品是第三方适配配件,标注品牌只为说明适用范围。可没过两天,申诉被驳回了,理由还是 “存在商标权侵权行为”。这下老李急了,这款硅胶垫刚有了几笔订单,要是下架影响生意不说,按平台规则,两次下架后再上架就会被直接删除。
他不甘心,又整理了产品的进货凭证、品牌授权说明,再次申诉,还附上了同类店铺类似表述的截图,说明行业内普遍会标注适配机型的品牌。这次等了更久,平台一直没有明确回复,期间商品还被临时下架过一次,老李每天盯着后台刷新,心都悬着。
峰回路转的结果
就在老李准备第三次申诉时,平台终于传来了消息:经过重新核查,撤销之前的处罚决定,商品链接恢复上架。看到系统提示的那一刻,老李长长舒了口气。后来他才听说,这种因 “适用于” 表述引发的误判偶尔会发生,只要坚持说明情况,提供足够的佐证,平台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审核。
现在那款硅胶垫销量慢慢上来了,老李每次上架新产品,都会更仔细地核对相关表述,但也记住了遇到问题时,耐心沟通和坚持申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