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纺织印染污水处理中,厌氧生化塔的类型选择直接影响处理效率与稳定性。目前主流类型包括 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EGSB(膨胀颗粒污泥床)、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及 AF(厌氧滤池),光博环保通过实际应用数据对比其核心性能差异。
UASB 厌氧塔作为传统工艺,依托颗粒污泥层实现有机物降解,对纺织印染废水的 COD 去除率约 60%-75%,脱色率 40%-55%。其优势在于构造简单、能耗低,但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弱,当废水有机物浓度波动超过 30% 时,处理效率易下降 15% 以上,适合中低浓度、水质较稳定的印染废水。
EGSB 厌氧塔通过高流速水流使污泥床膨胀,传质效率优于 UASB,COD 去除率提升至 70%-85%,脱色率可达 50%-65%。其对水温变化的适应范围更广(15-35℃),但需更高的水头损失,运行能耗较 UASB 增加 20%-30%,更适合含难降解染料(如活性染料)的废水。
IC 厌氧塔借助内循环系统强化反应,COD 去除率可达 80%-90%,脱色率 60%-75%,且容积负荷是 UASB 的 2-3 倍。该类型抗冲击能力突出,即使进水 COD 浓度短期升至 8000mg/L 仍能稳定运行,但设备造价较高,维护难度大,适合高浓度、水质复杂的印染废水处理。
厌氧滤池(AF) 依靠填料表面生物膜降解污染物,COD 去除率 65%-75%,脱色率 50%-60%,运行稳定性强,但易出现填料堵塞,需定期反冲洗,适合处理含悬浮物较少的印染废水。
综合来看,IC 厌氧塔在处理效率与抗冲击性上优势显著,EGSB 在难降解废水处理中表现更优,UASB 和 AF 则在成本敏感型项目中更具竞争力。光博环保建议根据印染废水浓度、水质波动性及处理目标,选择适配的厌氧生化塔类型,必要时采用组合工艺提升处理效能。污水处理:一五五五二五零九一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