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器欧盟ROHS检测报告办理的完整流程及关键要点,整合自最新欧盟指令及检测机构要求:
一、检测核心要求
手机充电器需通过 ROHS 2.0指令(2011/65/EU) 的10项有害物质检测:
1. 重金属类:铅(Pb)、镉(Cd)、汞(Hg)、六价铬(Cr6+)
- 镉限值≤0.01%(100ppm),其他≤0.1%(1000ppm)
2. 阻燃剂类:多溴联苯(PBBs)、多溴二苯醚(PBDEs)
3. 增塑剂类:邻苯二甲酸酯(DEHP/BBP/DBP/DIBP)
- 新增4项限值均≤0.1%
> 特殊说明:含塑料外壳/线缆的充电器需按材质拆分测试,金属部件(如USB接口)与非金属部件(如PCB板)分开送检。
二、办理流程
1. 前期准备
- 提供产品材料清单(BOM表),标注各部件材质
- 准备技术文件:电路图、说明书、供应商原材料检测报告
2. 送样测试
- 样品数量:3-5台完整充电器(不同颜色/型号需分别送检)
- 实验室拆分:按材质分类(如塑料/金属/焊锡)进行针对性检测
3. 实验室检测
- 方法:XRF扫描初筛 + 化学溶出定量分析
- 周期:5-7个工作日(常规情况)
4. 报告出具
- 获取英文检测报告,标注各材质有害物质含量
- 报告有效期:1年(标准未更新前提下)
三、费用参考
检测类型 | 费用范围(人民币)
基础项(单色/单材质) | ¥800-1500
多材质/多颜色 | +30%/新增材质
加急服务 | +50%费用
四、失败常见原因及规避
1. 重金属超标:常见于回收塑料外壳(镉/铅残留)
- 对策: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ROHS报告
2. 邻苯二甲酸酯超标:PVC线缆增塑剂添加过量
- 对策:替换为TPE/硅胶材质
3. 六价铬残留:金属镀层工艺不达标
- 对策:采用三价铬钝化技术
五、认证后市场合规
1. 产品需加贴 CE标志(高度≥5mm)
2. 包装注明环保声明:
> "符合欧盟ROHS 2.0指令(2011/65/EU)"
3. 技术文件保存至少 10年 备查
下一步行动清单:
1. 整理充电器BOM表(标注所有材质供应商);
2. 选择欧盟认可实验室(推荐德泽威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