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份数据,让我触目惊心:
根据QuestMobile的一项数据,抖音的月人均使用时长达到46.54小时,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天刷抖音1.55小时以上,并且抖音的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
更可怕的是,抖音的算法都是根据人的喜好推荐的。
比如说,你喜欢看美女,那么给你推荐的就都是美女。
如果你喜欢的是时政,那么给你推荐的就是时政。
显而易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被困在属于自己的信息蚕房里。
你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的,听到的都是自己想听的。
现实中,在空调、WiFi、手机围成的牢笼里,正在批量生产空心人。
当思想沦为数据的囚徒,自大、跟从和愚昧便会披着“正确”、“自信”的外皮肆意生长。
一宗罪:自大造就无知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镌刻着"认识你自己"的神谕,但我们却总在逃避这份清醒。
合肥一个拆迁户在获得5套房产后,公开宣称:读书还不如拆迁款实在。
于是,便让孩子们辍学经商,刚开始因为还有房产作为经济援助。
后来,因为自身能力弱,现在还在经营亏损的奶茶店,负债近50万元。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早已揭示:当现实与自我认知冲突时,人们会选择性失明。
大多数人是短视的,就拿上述这个拆迁户的例子来说:
平常见到10万都算多了,突然拿到了5套房产,价值几百万的时候,他是想象不到的,他没有认为这是运气,而是靠自己的能力,所以说,他让自己的孩子经商,也想凭借“能力”赚钱,但是他和他的孩子们,是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
他们用自大构筑认知堡垒,将不同声音视为洪水猛兽。
二宗罪:跟从铺就暴力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然而多数人连根苇草都不如。
2025年,在河北寻亲的刘学州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本来应该是喜大普奔的一件事。
但是在2022年1月初,某些自媒体未经核实发布《生母回应刘学州:他逼我卖房》这篇文章。
随后,这篇文章迅速爆火升级,无数网友打着“正义”的旗帜涌向刘学州的抖音和微博的评论区,网友们对刘学州进行辱骂、诽谤、暴露隐私等等。
1月22日,刘学州从石家庄前往三亚,1月24日,刘学州留下遗书后,在三亚的海滩上服用过量的安眠药后自尽,最终,经抢救无效离世。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描绘的群体癫狂从未远去,在碎片化信息的时代,网络,已经变成了某些声讨“邪恶”,满足自己可悲的正义感的网民的渠道,他们不问事实,只是随波逐流地声讨,当舆论朝另一个方向的时候,他们立刻调换枪头。
当盲目跟从戴上正义的面具,暴力便开始了它的表演。
三宗罪:愚昧成就疯狂"当批判性思维成为稀缺品,愚昧便能理直气壮地登堂入室。"
我在见过不少人信奉“地平论”,也见过很多人把迷信奉为圭臬。
互联网本身只是为了方便沟通,但是在这个时代,成千上万的人互相认识,互相认同,都找到了属于他们的理论。
迄今为止,全球仍有几百万人相信“地平论”,他们甚至在互联网上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社团。
而国内,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旧有不少家庭迷信封建。
2023年,山东冠县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
一名16岁轻生的女孩子,被养父母以6.6万元配阴婚。
什么是配阴婚?配阴婚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行为,通俗点说就是请法师“做法”,然后让死者的灵魂与另一个未婚亡灵进行匹配,以完成死者的婚姻大事。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是仅2023年,类似案件就发生了80多起,这还形成了产业链,有专门的团伙以盗窃尸体为生。
然而,在算法为王的今天,虽然配阴婚类似的视频少了很多,但是像“紫微星”救世等等传闻依旧存在。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有两样东西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类的愚昧——不过我对前者还不太确定。"
最后的话:清醒地活着,并且做一个好人古罗马哲人塞涅卡说:"生命如同故事,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深度。"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不是权贵,也可以不是名人。
但是请让自己做一个好人,时刻谦逊、包容。
想要不做头脑封闭的人,就要多听多看,少说。
要学会用“理性丈量深渊”。
与家人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