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乡村榜样》杂志社记着魏涛一行走进黑龙江青冈县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采访。
走进田间,科技的气息扑面而来。无人机在田间低空飞行,实时监测作物长势;农技人员手持平板电脑,精准分析土壤数据;微型传感器随风轻颤,记录着每一株玉米的生长状况。基地负责人介绍, 从种植到加工,科技贯穿全链条——青冈县优选适应本地气候的优质品种,采用“品字型”播种法提升产量,加工环节严格执行11道工序,确保鲜食玉米从采摘到加工不超过3小时,达到快速锁鲜。
“传统种地靠经验,青冈种地靠‘数据’。我们田里装了‘智慧大脑’——无人机拍叶片,传感器测土壤,大数据算肥料。同样一亩地,别人种3000株,我们能种3800株,产量提升15%,这就是科技的‘密钥’。”说起黑土地上的“智慧农业”,青冈县农业部门负责人说, 在世界三大黑土带核心区,青冈县正以鲜食玉米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让“青冈玉米”成为富民强县的“金色引擎”。
科技为笔 绘就黑土种植新图景
品牌化是青冈鲜食玉米走向全国的关键一步。“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必须有好品牌”。 2018年,青冈县打造了全国首个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青冈玉米糯又甜”,并联合企业品牌形成“双品牌战略”。如今,“青冈玉米”不仅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商超货架上,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去年电商销量突破500万单,今年我们还要带着产品走出国门,参加俄博会等国际展会。”
青冈县还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建设项目,将收益量化给行政村,惠及脱贫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