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七位科学家分别因揭秘鸟类起源、开创拓扑材料、革新数据存储获奖(未来科学大学)

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七位科学家分别因揭秘鸟类起源、开创拓扑材料、革新数据存储获奖(未来科学大学)

2025 年 8 月 6 日,本年度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年度共有七位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领域做出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将分享高达约 720 万元人民币(等值 100 万美元)的奖金。

图丨本年度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来源:未来科学大奖)

未来科学大奖自 2016 年设立以来,已成为表彰大中华地区杰出科学成就的重要标杆,被誉为“中国的诺贝尔奖”。该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时间考验的基础科学研究。

生命科学奖: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提供决定性证据

本年度“生命科学奖”授予了三位杰出的古生物学家:季强、徐星与周忠和。他们通过一系列里程碑式的化石发现和严谨的科学研究,为“鸟类起源于恐龙”这一科学假说提供了坚实证据,将其从一个长期的争议焦点转变为被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

图丨“生命科学奖”得主(来源:未来科学大奖)

季强,1951 年出生于江苏,现为河北地质大学终身特聘教授。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层古生物专业。1990 年代,季强和已故的同事陈丕基教授分别报道了在中国辽西地区发现的世界首例带羽毛的非鸟恐龙化石,这一发现揭开了带羽毛恐龙化石研究的序幕。季强在数十年间发现了神州鸟、华美金凤鸟等多种珍稀化石,在《科学》和《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 20 余篇署名文章。

徐星,1969 年出生于新疆,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 199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2002 年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徐星和他的团队发现并研究了一系列从恐龙到鸟的过渡物种化石。他通过深入的形态学、分类学和功能分析,建立了恐龙与鸟类之间清晰的演化联系,尤其是在羽毛和飞行起源等关键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例如提出了“四翼恐龙”的概念。

周忠和,1965 年出生于江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于 1999 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大学古鸟类学博士学位。周忠和是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主要从事中生代鸟类演化的研究。他和同事们通过系统发育分析、解剖学研究和功能推测,为鸟类是兽脚类恐龙的一个演化支系提供了确切证据。他在《科学》、《自然》等期刊发表了大量论文,并积极投身于科学普及工作。

物质科学奖:在拓扑电子材料领域的开创性贡献

“物质科学奖”由三位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方忠、戴希、丁洪共同获得。他们因在拓扑电子材料的计算预测及实验实现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奖。

图丨“物质科学奖”得主(来源:未来科学大奖)

方忠,1970 年出生于湖北,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 1996 年在华中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方忠长期致力于凝聚态物质中新奇量子现象的计算与理论研究。他与戴希共同发展出一套完整的计算方法,率先预测了一系列重要的拓扑材料,包括拓扑绝缘体和 Weyl 半金属等,这些预测随后被实验所证实,引领了该领域的理论发展。

戴希,1971 年出生于浙江,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讲座教授。他于 1999 年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戴希的研究领域涵盖强关联电子材料和计算材料科学等。他与方忠的紧密合作为拓扑材料的理论预测奠定了基础。他们的工作成功地将抽象的拓扑学概念与真实的材料特性联系起来,为后续的实验探索指明了方向。戴希因其卓越的研究成果,已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丁洪,1968 年出生于湖南,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于 1995 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丁洪在将理论预测转化为实验现实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通过创新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了方忠和戴希预测的半金属材料中的“Weyl 费米子”,这是拓扑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发现。他的工作为验证和理解这些新奇量子材料的物理性质提供了决定性的实验证据。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的发明与引领

本年度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授予了半导体领域的杰出领导者卢志远博士。他因在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NVM,Non-volatile Memory)的单元密度、器件集成度和数据可靠性等领域的发明和引领性贡献而获得表彰。

图丨“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得主(来源:未来科学大奖)

卢志远,1950 年出生于广州,现任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欣铨科技董事长。他于 1977 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 AT&T 贝尔实验室领导研究多年。卢志远博士在半导体领域拥有超过三十年的丰富经验,发表了超过 400 篇论文,并拥有 150 余项国际专利。他率先开发了包括高密度 4 比特/单元 NVM、微缩至深度纳米级的 BE-SONOS 器件以及三维单栅垂直沟道 NVM 等一系列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储技术。这些关键发明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存储产品的性能,也为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和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他曾主持中国台湾经济部次微米计划,成功实现 DRAM 的独立研发与量产,对推动台湾半导体产业走向世界舞台作出了卓越贡献。

据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透露,2025 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周”系列活动将于 10 月 22 日至 26 日在香港举行,届时将举办全球顶尖科学家参与的科学峰会,并于香港文化中心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

参考资料:

https://www.futureprize.org/cn/index.html

运营/排版:何晨龙

特别声明:[2025未来科学大奖揭晓,七位科学家分别因揭秘鸟类起源、开创拓扑材料、革新数据存储获奖(未来科学大学)]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施伯雄晒合照秀恩爱,与吴千语穿情侣装超甜,小两口越爱越高调(施伯雄多大了)

下一张图片中,他用镜头定格了与吴千语的亲密合影,幸福感溢于言表,而吴千语同样面带微笑,宛如阳光般融化周围的一切。 在此之前,吴千语曾分享多张与施伯雄旅行的合照,二人在假期中无所顾忌地撒狗粮,令人感叹他们的甜蜜…

施伯雄晒合照秀恩爱,与吴千语穿情侣装超甜,小两口越爱越高调(施伯雄多大了)

精准掌控每一度绿电,ADL系列导轨式电能表助力能源智慧管理(精准控制的目的是对什么的有效控制)

无论是屋顶光伏板产生的“正向”发电量,还是储能电池释放的电力,或是从电网获取的“反向”用电量,它都能毫厘不差地精准记录,清晰呈现每一度电的来源与去向,为您的能源账单和效益分析提供可靠数据基础。它让看不见的电流…

精准掌控每一度绿电,ADL系列导轨式电能表助力能源智慧管理(精准控制的目的是对什么的有效控制)

PA12尼龙电线电缆护套专用料:全方位防护,耐低温防生物侵蚀的尼龙12材料(尼龙线12lb是几号线)

凭借其优越的机械性能、耐环境老化特性、电气绝缘性能以及全方位的防护特性,成为替代传统护套材料的理想选择,为各类电线电缆提供超强防护效果。 弯曲模量1000-1400MPa,提供卓越的柔韧性,特别适用于移动设备…

PA12尼龙电线电缆护套专用料:全方位防护,耐低温防生物侵蚀的尼龙12材料(尼龙线12lb是几号线)

SCRM系统社交媒体整合实战(社交媒体数据库)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就将带您一步步拆解,看看SCRM系统具体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交媒体平台的高效整合,并通过实战案例,展示它如何实实在在地提升客户互动和营销效果,助力您的企业数字化管理更上一层楼。想象一下,不用再在…

SCRM系统社交媒体整合实战(社交媒体数据库)

10kV高压变频器旁路柜 可选配各型主流开关(10KV高压变频器24个功率单元的房间多少平方米)

线条流畅自然,立体感强,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简洁大方的美感,更在机械强度上表现出色。这种设计能够有效抵御外界的碰撞和冲击,确保设备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为了满足不同客户对开关性能和品牌的需求,10kV…

10kV高压变频器旁路柜 可选配各型主流开关(10KV高压变频器24个功率单元的房间多少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