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引导和激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的青少年在实践中探究科学知识、锻炼科技技能、培育科学精神、树立科技志向,7月27日-8月1日,凉山州科协组织23名科创少年赴成都开展了一段奇妙的科学研学之旅。
本次科学研学活动以“科技启智,蜀韵探源”为主题。全体营员先后探访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杜甫草堂、武侯祠、四川科技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兴隆湖实验室等9个研学点位,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化的项目式学习,让科创少年沉浸式体验科技与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合川马门溪龙骨架、大竹重庆鱼化石、隆昌铁陨石以及瑰丽的矿物宝石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在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同学们在诗词中一起追忆和体悟诗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诚品格;在三星堆,造型各异的青铜面具、高大神秘的青铜神树、精美珍贵的金器玉器让同学们惊叹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在四川科技馆,机器人展馆内人机协同的工业机械臂和围棋AI对战,让同学们见识了人工智能的精准逻辑与创新边界;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观摩世界首台电子计算机ENIAC的复刻模型和我国自主研发的量子通信实验装置,深入理解芯片作为“工业粮食”的战略意义,探寻其在集成电路微型化进程中的物理极限。与优秀学长对话,交流学习方法,畅谈青春理想;在熊猫谷,参观大熊猫产房、大熊猫别墅,了解大熊猫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繁殖育幼、相关学术研究以及保护工作;走进都江堰水利工程,实地参观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了解都江堰的治水方法与科学原理,学习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和工程技术;走进兴隆湖实验室光电科普馆,了解光学基本知识、光学发展脉络和光电科技的应用与艺术设计的融合……
同学们还亲手绘制脸谱,用色彩勾勒出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动手制作李冰治水神器——杩槎,在传统捆扎技艺中探寻2000多年前古人的治水智慧;模拟考古发掘、制作青铜器和玉器,解锁青铜器失蜡法工艺和手工雕刻,触摸千年文明的脉搏。
在学习与探索、动手与实践的过程中,课本上科学知识、历史文化变得鲜活生动起来,科学与历史的好奇种子,正悄然在凉山青少年们心中生根发芽。